|
宋國青認爲,今年全年的CPI漲幅還將在高位徘徊
因爲擔心物價上漲,老百姓關心CPI,而政府對CPI的關注更是出於宏觀調控的責任,就在今年的兩會上,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將努力把全年CPI的漲幅控制在4.8%以內,但現在看來,第一季度CPI平均漲幅已經達到了8%,全年漲幅4.8%的目標還能不能實現?記者也採訪了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宋國清教授。
面對今年前三個月CPI7.1%、8.7%和8.3%的增幅,通貨膨脹問題研究專家宋國青教授認爲,全年CPI增幅控制在4.8%的目標面臨着巨大的壓力。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宋國青:“一季度已經是8%了,那就意味着四季度得到了非常低,4%以下,3%左右,那麼從現在這個8%很快地回到3%左右,這個是肯定要求緊縮的力度非常非常大。”
雖然國家發改委等部門一再強調要嚴格控制物價的過快增長,但事實上,連月來糧油蛋奶等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商品價格不斷上漲,已經讓部分低收入人羣感到很大的壓力,宋國青教授認爲,政府制定4.8%這樣一個目標,雖然表明了控制物價過快增長的決心,但也多少反映出對物價形勢的嚴峻性估計不足。
宋國青:“當時可能對2月份這樣一個情況,我覺得從預測的角度,他們可能,就是研究這些問題的專家,對後面這個繼續上升這一條估計不足。”
同時,對於CPI增幅超過5%的國際警戒線之後,我國是否面臨全面通貨膨脹的爭論,宋國青教授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宋國青:“像這個用全面通脹還是結構性通脹,這些方法,說這些事情,是一個方面的刻劃,但是畢竟總的來說,就是通貨膨脹,沒有什麼全面的,非全面的,因爲價格指數,它本身就是個全面性的東西。”
對於通貨膨脹問題,宋國青教授一直主張貨幣推動論,他認爲貨幣量增大是造成通脹的主要原因,其中,銀行放貸量增大和人民幣持續升值造成的大量國際遊資涌入,是重要的推動力量。
宋國青:“這個現在看來,沒有任何要減弱的跡象,還在大規模地進入,它的增長速度一點兒也沒下來,這塊兒是個比較大的問題。”
在對中國宏觀經濟形勢作了客觀分析之後,宋國青認爲,今年全年的CPI漲幅還將在高位徘徊。
宋國青:“就算12月份回到五,簡單的就是一個全年平行還得在七,就將近七了,這樣一個情況可能是一個比較合適的理想的一個東西。”
在經濟學家看來,CPI的作用,就像是一個衡量經濟發展是否健康的溫度計,那麼,從去年以來,CPI指數持續高燒不退,是否也預示着,我國的經濟依然有過熱的傾向,存在通貨膨脹的危險?國家會不會動用加息之類的金融手段,緩解漲價壓力?從國家統計局公佈的一季度經濟運行數字當中,我們還能發現什麼樣的信號?宋國清給我們做了詳細的解讀。
今年一季度經濟運行數據顯示,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出現減緩,回落至10.6%,但與全年8%的目標相比,仍然處在較高水平。
宋國青:“政府定的這個目標,這個大家都知道的,是一個說得低一點,有很大的餘地,那麼過去多少年,都是說得,前幾年都是說七,後來調到八,這個是留有的餘地太大了,所以肯定會超過的。”
而隨着CPI的飆升,我國存款出現負利率的壓力不斷加重,使得居民把貨幣增值的希望寄託投資股市、樓市等方面,希望通過投資理財跟上CPI上漲的步伐,而此次新的CPI數據公佈之後,再次加息的呼聲很高,但宋國青認爲,僅靠簡單的加息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目前的局面。
宋國青:“因爲整個利率水平不是大家想躲避就能躲避得掉,如果都能躲避得掉,那通貨膨脹就隨它搞去了,就是這個來了,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所以只能說把通貨膨脹率治下來。”
同時,宋國青表示,雖然CPI還維持在較高水平,但要把它降下去不能操之過急,以免帶來負面效應。
宋國青:“如把通貨膨脹率非常快地壓下去,這個可能代價更大,因爲它,壓通脹就意味着你要緊縮貨幣,緊縮貨幣了,其實這個東西對收入,只能考慮說是壓得速度比較合適一點,這個是最好的,你要壓得非常快的,等於收入也跌得非常快。”
而對於當前很多專家熱議的通過加快人民幣升值速度來控制熱錢流入,宋國青表示還存在較大難度,需要綜合採用多種經濟手段。
宋國青:“因爲現在,它升值速度加快,只能抑制貿易順差,但是其他的錢進來的渠道,包括外匯貸款這些東西,都跟它沒有什麼太直接的關係。”
GDP和CPI的雙高再次引發了人們對中國經濟過熱的擔憂,2007年12月4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發佈了2008年經濟藍皮書,明確指出CPI的高漲已經成爲宏觀經濟趨向過熱的明顯信號,對此,宋國青認爲,當前最重要的就是加大財政緊縮力度。
宋國青:“現在反正這個提高準備金率是一直在提高的,上市,過一段兒時間就提高一次,我倒是覺得可以把準備金率提高的速度,提高的頻率再增加一點兒,一次提高的幅度,甚至考慮再增大一點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