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卡電話亭在提供電話撥打功能的同時,也曾以各種巧妙、優美的造型扮美着我們的城市街頭,成爲津城一道獨特的風景線。然而,記者在調查採訪中瞭解到,如今的IC卡電話亭不僅在使用功能上早已“失寵”,且“扮美”功能也大幅度喪失,甚至很多IC卡電話亭其實已經是在“扮醜”街頭。
倒在街頭無人理睬
日前大雨那天,在咸陽北路和清源道交口處,一IC卡電話亭由於雨水沖泡基座,根部鬆動而倒在街頭。而奇怪的是,“躺”在地上的它竟長時間無人過問,在大雨中一倒就是兩天。無獨有偶,不久前,在河東區常州道與紅星路交口處,同樣是一個IC卡電話亭倒在地上,本來就不寬敞的馬路,被佔去很大一部分。而此種情況一直持續了四五天的時間,纔有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趕到現場將其扶正。這兩件事情,當然都是不應該發生的,但從另外一個角度我們也可以看出,IC卡電話亭由於使用功能的日益降低,其不僅“失寵”於普通市民,連管理部門對它們的維護也不像過去那樣及時有效了。
頻遭損壞骯髒不堪
記者進一步調查後發現,除了上述兩個特殊個案外,馬路上的IC卡電話亭遭到損壞的也很多,亭子上的各類小廣告,烏七八糟、令人目不忍睹。本報每隔一段時間,便會接到讀者對於IC卡電話亭被損情況的反映,比如近日有男青年酒後將河北區金鐘河大街民權門批發市場門前電話亭線路毀壞,比如有兩個民工樣的人,將河東區常州道上的IC卡電話亭損壞等等。昨日記者來到福安大街和金街交口處,只見這裏的幾個IC卡電話亭灰塵遍佈,滿是污垢,其中一個電話亭被自行車存車處的鐵柵欄圍在其中,周圍擠滿自行車,根本不可能有人去打電話,另外一個電話亭內的話筒被人折斷成兩截,已完全不能使用。看過幾十個IC卡電話亭後,其中有被毀壞的,有被亂刻亂畫的,有不能使用的。原本應乾淨美麗的這些IC卡電話亭,幾乎無一例外都是髒兮兮的。
運營入不敷出維修疲於奔命
記者從網通部門瞭解到,由於家庭電話尤其是手機的普及,目前本市的4萬餘部IC卡電話都處於貼錢運營的窘迫境遇中。有的IC卡電話,甚至數月沒有人使用。目前,網通在每個區都安排有十餘名維護人員,但面對一個區的數千部IC卡電話,這樣的維護力量顯得捉襟見肘,難以應對。往往是維護人員前腳剛對電話亭進行保潔、維護、修整後,後腳就有“好事者”摔砸電話、噴上廣告。此外,一些建築單位在進行施工時,對路邊的IC卡電話亭也存在有意無意的破壞現象。據瞭解,IC卡電話從最初的密集安置分佈,到現在有計劃地安裝,網通部門已經將此項投資控制在較嚴格的範圍之內。但即便是這樣,維修費用還是一再超支,弄得他們也比較頭痛。記者從和平、河東、河北三區相關部門瞭解到,他們每年的維修費用都在幾十萬元以上。而全市的維修費用,近幾年都在300萬元左右。那麼,隨着通信科技的不斷髮展,IC卡電話會如BP機一樣退出歷史舞臺而眼前只是站好最後一班崗呢,還是在介入新的科技力量、新的規劃設置後再次煥發新的生機,理應引起有關部門的思考和重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