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建設高效便捷『數字城』
中新天津生態城總體規劃確定要充分利用數字化信息處理技術和網絡通信技術,科學整合各種信息資源,將生態城建成高效、便捷、可靠、動態的數字化城市。
據介紹,生態城將建立統一的生態城基礎數據平臺,實現政府內部信息資源高度共享,提昇電子政務建設水平;建立城市信息化管理平臺,通過網格化、立體化管理,對城市部件、事件實施全時制、全方位、全過程的監控、處理和反饋,實現城市管理的科學化、現代化、規范化;加快通信工程建設,遵循寬帶化、智能化、綜合化的原則,構建布局合理、匯接靈活、安全便捷的信息化綜合服務網絡,實現區域范圍內無線城域網覆蓋率100%。
建四級公共服務體系
中新天津生態城總體規劃構建了『生態城中心—生態城次中心—居住社區中心—基層社區中心』四級公共服務中心體系,建立教育、醫療、體育、文化等公共服務設施,促進各項社會事業均衡發展。
據介紹,商業金融業設施將結合軌道站點和各級服務中心設置,全面實現商貿流通現代化。其中,城市中心將營造舒適的購物環境、方便幽雅的休息場所;片區級公共設施中心,重點發展商業和貿易金融業;社區內部生活生產服務配套商業中心,分散布置在各居住社區和產業區內。文化娛樂設施方便,將建設藝術展館、歌舞劇表演場館等大型文化活動場所。每個居住社區設立青少年文化活動場所和老年文化活動館,建立生態城、生態片區、生態社區三級圖書場所。在蝴蝶洲建設生態展示、教育基地;在國際生態論壇南側建設薊運河博物館和文化園。在體育設施上提倡公共化與社會化,各類大中小學體育場館對公眾開放。在醫療服務上,建立完善的醫療體系、預防保健體系和衛生監督體系。此外,在教育設施上,與生態環保研發、產業化功能相結合,安排重點科研機構和實驗室,在起步區北部建設國際生態科技大學(暫名),完善社區教育網絡,提高優質教育資源的供給能力。
預防為主加強城市安全
生態城對城市安全的規劃,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堅持平戰結合、平災結合,預防為主,防、抗、避、救相結合,優先保障人的生命安全。
據介紹,生態城將通過采用先進的通信系統,建立災害預警系統、地面沈降預警系統,綜合提高防洪防潮能力,建設結構合理、技術先進、穩定可靠的防空設施,整合單一災害防救系統,建立完善的綜合防災減災體系。同時要加強公共安全、災害自救互助教育,提高廣大市民自救意識,以達到提高城市公共安全水平、減輕災害損失的目標。在生態城內,合理設計疏散救援道路和防災避難疏散場地;生態城西側沿河岸進行微地形處理,結合景觀設計,構築符合防洪標准的生態型自然防洪堤。
建水資源綜合利用體系
中新天津生態城總體規劃以節水為核心,注重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循環利用。
據介紹,生態城內將實施污水集中處理和污水資源化利用工程,多渠道開發利用再生水和淡化海水等非常規水源,提高非傳統水源使用比例;實行分質供水,建立水體循環利用體系,加強水生態修復與重建,合理收集利用雨水,加強地表水源涵養,建設良好的水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