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汶川大地震已過去21天。目前抗震救災的重點從前期的全力搶救被困人員轉向受災群眾安置和恢復重建工作。然而,災後重建不是朝夕之間能完成的任務,需要幾年時間。做好災後重建的各項工作,需要建立長效、靈活的扶持政策和機制。
從災後重建的一般規律來看,整個過程大體分3個階段:前期准備階段、編制規劃階段、組織實施階段。現在正處在前期准備階段,有關部門的總體考慮是,大體用3個月的時間完成准備工作和總體規劃,用3年時間基本完成災後重建的主要任務。
當前,中央財政已經安排700億元建立災後重建基金,明後兩年中央預算還將再作相應安排。同時,全國已經建立了對口支援機制,實行一個省份幫扶一個重災縣、幾個省份幫助一個重災市(州)。中央財政的支持和對口支援機制,為災後重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災後重建不僅要重建家園,還要幫助受災群眾恢復生產、生活。這就需要農業、工業、金融、就業等多項扶持政策和措施。采取有針對性、靈活的政策,以期建立一個長效的災後重建扶持機制。
我們欣喜地看到,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已發出通知,要求對地震災區實施就業援助行動。這份通知要求,災區受災企業重建中吸收就業困難人員的,可享受稅費減免等優惠政策,並給予相應的社會保險補貼。個體工商戶因災中斷營業後重新開業的,按國家規定享受相應優惠政策。
中國人民銀行日前也表示,地震發生以來,央行出臺大量金融支持政策用於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已對受災較重的四川、甘肅、陝西、重慶、雲南5省(市)增加再貸款額度70億元,用於支持當地金融機構增加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的信貸投入。此外,央行還暫緩上調了重災區部分地市的存款准備金率。
災後重建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我們出臺的一些有針對性的扶持政策也應是穩定且長期的,為受災群眾迅速恢復生產、生活秩序作出貢獻。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