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秘書長巴德裡10日宣布,由沙特阿拉伯提議、世界主要石油生產和消費國共同參與的國際石油會議定於本月22日在沙特港口城市吉達舉行,會議將重點討論日益嚴重的高油價問題及應對策略。
巴德裡表示,包括國際能源機構(IEA)、歐盟委員會在內的一些國際組織和機構,全球主要石油生產和消費國以及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大型投行都將被邀請出席本次會議。
有關各方表示歡迎國際能源機構首席經濟學家法提赫·比羅爾在接受彭博電視臺采訪時說:『(召開這一石油會議)是朝正確方向邁進了一步,我希望這次會議能夠做出一些旨在提高剩餘石油生產能力的決定……我們對這些磋商最大的期望就是達成一項增加(石油)投資的協議。』
在斯洛文尼亞出席歐盟-美國首腦會議的美國總統布什稱,沙特提出舉行國際石油會議的建議是一個『有意思的想法』。美國白宮發言人托尼·弗拉托說:『這是一個積極的跡象,顯示沙特願意在解決(高油價)問題上發揮領導作用……作為世界最大的石油生產和消費國之一,我們將參加(此次會議)。』
科威特石油和水電大臣烏萊姆也對召開會議表示歡迎。他說:『我們支持沙特的建議。油價上漲不僅對消費國產生影響,對出口國也不利。我們現在在同一條船上。』
伊朗駐歐佩克代表穆罕默德·阿裡·哈提比說,沙特的提議對解決當前能源價格飆昇並防止未來不合理的上漲可能發揮作用。他還呼吁主要石油消費國改變應對高油價問題的方法,不應通過對產油國進行威脅和制裁促使後者提高產量。
阿爾及利亞能源和礦業部長哈利勒也表示,不反對世界主要石油生產和消費國舉行會議,商討應對國際市場油價飆昇的途徑。
關注石油投機問題業內分析人士認為,沙特召集石油會議,特別是邀請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大型投行出席,其目的除尋求高油價解決之道外,更旨在向外界表明,歐佩克並不對當前油價飆昇承擔主要責任。
國際油價近期持續上漲,紐約市場指標原油期價6日創歷史最高收盤價及最大單日漲幅兩項紀錄,一度逼近每桶140美元。對此,美歐主要石油消費國多次呼吁歐佩克增產,緩解市場供應壓力。
但歐佩克堅持認為,油價上漲是投機因素和美元疲軟造成的,與供應量沒有關系,因此在最近幾次部長級會議上均決定維持當前生產限額不變。
歐佩克秘書長巴德裡說,目前歐佩克日均原油產量約為3220萬桶。而根據國際能源機構的最新報告,2008年全球市場對歐佩克原油的日均需求量約為3160萬桶,低於歐佩克當前產量。
巴德裡還強調,目前全球原油日消費量大概在8700萬桶左右,而石油相關的金融產品日交易量卻高達13.6億桶,因此投行等金融機構的投機行為是推動油價上漲的主要原因。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