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劉廣興,男,1971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1992年10月參加公安工作,歷任防暴民警、社區民警、看守民警,現任看守所醫生。曾先後兩次獲得市局嘉獎,並被評為分局優秀共產黨員。
他熱心救助社會弱勢群體、貧困學生,在他的無私資助和支持下,山西貧困學生李強,從一個根本無法繼續求學的孩子,成長為一名碩士研究生。『……感謝父母,貧窮是一筆財富;感謝劉叔叔,愛心是一種力量;感謝自己,成功是一種信念;感謝社會,因為我們都生活在這個社會!』信中提到的劉叔叔就是劉廣興。2000年秋天,正上高三的李強被縣團委的王喜祥書記喊到了他的辦公室。『有一個天津的警察叔叔想資助你完成學業,你有什麼想法?』事實上,當王書記找李強談話之前,已經完成了對李強的會面考察,那一次的『希望工程』資助名額只有一個,李強是首選。如今通過資助,李強已是首都醫科大學的一名研究生。2006年10月份,在去北京報到途中,李強來到天津,他親切地握著從未謀面的劉叔叔的手,感激之情溢於言表。劉廣興對他提出了殷切希望,希望他能在醫學領域更好地鍛煉,嚴格要求自己,將來更好地回報社會,回報人民。送別李強時,勉勵他要更加努力的學習,因為『我們學習不是為了出人頭地,而是為了學有所成,回報社會』。李強激動地熱淚盈眶,表示一定不辜負劉叔叔的期望,好好學習,早日成纔,以優異的成績回報社會。
他全力幫助社區內的孤兒楊鳳玲,使其從根本上解決了生活和學習難題。2001年,劉廣興在津南分局八裡臺派出所擔任大孫莊村社區民警期間,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發現自己管界有一個特殊的家庭。年近七旬的楊寶發夫婦收養著一個不到十歲的小女孩,生活十分貧困,因為不符合有關政策,孩子的戶口一直沒有解決,這個孩子就叫楊鳳玲。了解到楊家老小破爛不堪的家境後,劉廣興午飯都沒吃,便來到楊家,孩子那無助而又渴盼上學的眼神將劉廣興的心揪得生痛,他當即向派出所領導提議積極救助這個孩子。從此,他一面積極的為鳳玲申報戶口,一面向有關部門反映解決孩子生計的辦法。逢年過節還給小鳳玲和兩位老人送去些錢物。在他的幫助下,2005年的冬天,楊鳳玲被送到了天津兒童福利院。孩子的戶口解決了,生計也解決了,楊鳳玲再也不會因為學費和生存而擔懮了。
2007年7月10日,津南區的下崗工人王春華拿著感謝信和一面寫有『人民公安,百姓公僕』的錦旗來到了公安津南分局。七年前,王春華家大女兒萍萍的前額上長了一個雞蛋大小的瘤子,經過醫生診斷,瘤子裡全是腦液,一旦瘤子破裂,孩子將危在旦夕。高額的醫藥費使王春華和妻子漸漸陷入絕望的時候,一個陌生人悄悄地走進了病房,將2000元錢放到了王春華手中:『這麼點孩子,受那麼大罪,大家湊湊,把孩子治好。』當時的王春華激動地滿含熱淚,握著恩人的手不知道該說什麼。沒多久,這個陌生人便悄悄地走了,也沒有留下姓名。2007年6月,一次偶然的機會,王春華在《天津政法報》上看到了一位民警資助貧困大學生的報道,他隱約覺得報道中的民警就是他要找的人。當見到劉廣興時,他一眼便認了出來,激動地泣不成聲:『恩人,您讓我們找得好苦啊!』說著說著,王春華撥通遠在山東老家的妻子的電話,讓妻女和恩人說兩句話。朴實的妻子卻激動得說不出話來,已經上小學的萍萍接過電話說:『劉叔叔,謝謝您!』聽到孩子的話,劉廣興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他沒有想到王春華會用這種特殊方式報答他,他也沒有想到,時隔六年,竟然還能再次相見。
他立足本職,埋頭苦乾,爭當排頭兵,用高超的醫術和愛心醫治了許多在押人員的身體和心理上的疾病。每逢佳節倍思親,在押人員更是如此,但作為劉廣興同志春節期間,他一如既往地放棄公休,發揚連續作戰的優良工作作風,連續七天堅守在工作崗位,像對待普通患者一樣巡診查號,噓寒問暖,對監所內的每一位患病在押人員做到了如指掌,特別是在其岳母因病去世期間,仍然全身心地投入到各項監所安全保衛任務中,為民警做出了優秀共產黨員的表率作用,保持了人民警察的蓬勃朝氣、昂揚銳氣和浩然正氣,保持了忠於黨、忠於祖國、忠於人民、忠於法律的政治本色,樹立起共產黨員和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網友評論 67 條,查看全部 | ||||
支持 支持支持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

支持!

支持!

支持!

支持!

支持!

支持!

支持!

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