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檢測數量比雅典增長25%
興奮劑的標准用語為『禁用物質和方法』,由世界反興奮劑機構每年頒布一次。據陳志宇介紹,公眾以為起興奮作用的『興奮劑』實際叫『刺激劑』,包括蛋白酮化制劑、?類激素等藥物,可以提高運動員的爆發力和有氧代謝能力。事實上,興奮劑分了很多種類,還包括一些禁用的方法。例如像射擊項目使用的『興奮劑』不但不會令人興奮,相反還會減慢心跳速度;還有利尿劑等掩飾劑,以及旨在提高輸氧能力的不正當輸血方式等都算是興奮劑的一種。
興奮劑的檢測手段為尿檢和血檢,禁用清單裡的主要物質通過尿檢即可,但是像生長激素、血紅蛋白氧載體等則必須血檢。
運動員比賽時的興奮劑檢查工作全部依據興奮劑檢查協議,協議由國際奧委會、國際單項聯合會和北京奧組委三方共同簽訂。28個國際單項聯合會就有28項協議書,每份協議書會具體到每個項目怎麼檢查,檢查多少例。北京奧運會,田徑、體操、游泳等個人項目的前5名必須接受檢查,此外每個小項裡隨機挑選兩名運動員檢查,檢查時間可能在決賽,半決賽,也可能在四分之一賽或預賽。籃球、排球、足球等集體項目,在預賽、四分之一決賽、半決賽時檢查比例為25%以上,前4名的隊伍每隊檢查3個人。
據了解,北京奧運會興奮劑檢測數量為4500例,這個數量並不是每屆奧運會固定的數量,而是國際奧委會和北京奧組委在去年經過多次溝通最後確認的。雖然有的運動員會重復檢查,但是這個數量也已經基本達到運動員總數的50%,比雅典奧運會高出25%,比悉尼奧運會高出90%,這充分體現北京舉辦一屆『乾淨』奧運會的決心。
此次奧運會的興奮劑檢查,不僅增加了賽外檢測,還加強了對促紅細胞生成素和人類生長激素的檢測。國際奧委會還打算強化情報工作,有針對性地警告可能會服用興奮劑的選手。
一切為了公平競爭
興奮劑問題是世界體壇共同面臨的嚴重挑戰之一。統計顯示,從2004年到2007年,全球體育界禁藥事件相比過去4年增長了25%。
7月11日,興奮劑丑聞再度纏上了環法自行車賽。法國反興奮劑機構宣布,意大利天然氣車隊的西班牙車手曼·貝爾特蘭的尿檢結果呈陽性,這也是本屆環法賽爆出的首例禁藥丑聞,貝爾特蘭隨即被車隊禁賽。而在本年度的環法大賽中,共發生了4起興奮劑事件。
7月28日,丹麥奧委會宣布,自行車運動員彼得·裡斯·安德森服用興奮劑,已被丹麥國家隊開除並喪失了北京奧運會參賽資格。
中國游泳協會6月27日證實,中國男子游泳運動員歐陽鯤鵬因藥檢呈陽性而被終身禁賽。其主管教練馮上豹則被終身取消教練員資格。英國《泰晤士報》和日本《產經新聞》等媒體在報道此事時指出,中國對歐陽鯤鵬的嚴厲處罰,發出了反興奮劑的強烈信號。
國際田聯7月11日宣布,中國競走運動員宋紅娟,在接受國際田聯賽外興奮劑檢查時被查出樣品呈陽性,將受到禁賽四年的處罰。國家體育總局田徑運動管理中心14日表示,宋紅娟的教練也被給予禁賽四年的懲罰。法國《解放報》指出,這表明了『中國反興奮劑斗爭的決心』。
最近倒在『尿瓶子』裡的,還有保加利亞舉重隊全體、美國游泳選手傑西卡·哈迪、意大利自行車的希望之星巴斯蒂安妮莎……這些本應該出現在北京奧運會賽場上的選手。
前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曾對興奮劑的本質下過著名的『死亡定義』:『服用興奮劑是欺騙,也是走向死亡。它引起生理上的死亡——通過使用不正當的操作手法嚴重(有時是不可逆地)改變人體正常的生理作用;造成肉體上的死亡,正如近年來一些悲劇性事件所表明的那樣;導致精神上和理智上的死亡,即同意進行欺騙和隱瞞自身的能力,承認在正視自我和超越自身極限方面的無能和不求進取;還有道德上的死亡——拒絕接受整個人類社會所公認的行為准則。』
薩馬蘭奇還曾經表示,對於全民辦奧運的中國來說,組織工作和設施建設都不用擔心,興奮劑將是最大的考驗。
北京奧運會反興奮劑的力度是空前的,對『偷食禁果』者的打擊力度也是歷史之最。除了國際奧委會和各單項聯合會有關違禁處罰條例之外,北京奧運會期間使用興奮劑並被處以6個月及以上禁賽的運動員,將被禁止參加2012年倫敦奧運會。
此外,中國的多個政府部門還聯合起來,從興奮劑的生產、銷售等方面進行了嚴格的檢查和管理。
奧運前夕,胡錦濤主席、習近平副主席考察奧運備戰工作,為奧運健兒加油,並在反興奮劑簽名卷上鄭重簽下自己的名字。
『「乾淨」奧運會不是沒有陽性的奧運會,我們提出「乾淨」奧運會是希望通過強有力的檢測手段把服藥的運動員抓出來,使所有參加比賽的運動員可以在公平、公正的環境下競爭。』陳志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