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溫家寶總理最近在達沃斯論壇上說:『企業家要有道德。每個企業家都應該流著道德的血液,每個企業都應該承擔起社會責任。合法經營與道德結合的企業,纔是社會需要的企業。』這些話語重心長。
應該說,中國當代企業家伴隨改革開放後的市場化進程而產生。在處理『義』和『利』的關系上,有人認為的『無商不奸』的說法完全是以偏概全的謬誤。不久前在汶川抗震救災中,江蘇民營企業家、黃埔再生資源利用公司董事長陳光標,5月12日下午3時接到四川一好友打電話說汶川大震,大片房屋倒塌,他立即親率120人帶60臺工程機械火速開拔,翌日幾乎與救援部隊同時到達都江堰。見路邊有百餘名受災群眾,陳光標下車從車裡取出現鈔逐一發放,三萬餘元很快就發完,很多受災群眾感動得哭了。在盤山公路上,巨石滾落攔路,他爬上巨石,指揮機械用鐵臂把石頭砸小、推開,一次大塊垮塌僅離他兩米。陳光標與崔永元、韋唯、濮存昕、王寶強等一行去德陽看望學生,湍急河流擋路,陳光標下車走進激流深一腳淺一腳地探好路,纔讓車輛開過去。陳光標此行一共救回128條生命,共捐了785萬元現金、2300頂帳篷、2.3萬臺收音機、1000臺電視機、1500臺電風扇、8000個書包……溫家寶總理稱他是有愛心、有靈魂的企業家,在震區當面向其致敬。在陳光標身上集中體現了當代企業家『從無到有』和『從有到無』的道德軌跡。一是在聚財方式上,『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財來得合法、合理、合情;二是在賺錢的同時,又能承擔起應負的社會責任,回報社會。前者是物質的積累,後者是精神的昇華。陳光標的名言是:『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種恥辱!』他也並非是優秀企業家的唯一。在救災捐獻大會上,我們看到森林一般舉牌捐出巨款者,最多是企業家。
但,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時期的丑惡,在某些企業家中還嚴重存在。不久前發生的三鹿毒奶粉事件是突出一例,其惡劣影響遍及國內外,就連經濟不發達的緬甸都在警告其民眾不要吃中國奶制品。如今很多人都在問,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還能持續多久?應該說,中國潛力無限、前途無量,但道德問題已成為發展的最大瓶頸之一。如果,在國內,沒有多少食品讓人絕對放心;如果,在國外,中國企業家很難成為受尊敬的一員,那麼『可持續發展』從何而來?所有這一切,除了法制和監管的因素之外,一些企業家社會道德的沈淪,已成為千夫所指的焦點。任何東西成為社會發展瓶頸,那對它的打擊必然是沈重的。德與法相銜接,你非要突破道德底線,那下邊能碰到什麼好果子呢?(勁 草)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