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今年的諾貝爾獎比往年更受人關注,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由於錢學森的堂侄錢永健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其實早在結果出來之前,很多媒體以及互聯網上就已經對他倍加關注。得獎之後,網絡與媒體更是不吝贊美之詞,對其大加贊揚,頗有為我華人揚眉吐氣之勢。
『我不是中國的科學家。』看到這樣的話,相信很多人都會跟我一樣感到詫異:身為一個華人後裔,竟說這種話,簡直就是數典忘祖。不過驚訝之餘,更大的疑問是:他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原來,當國內的媒體采訪他時,曾問過『先生的成就對於一個中國科學家來說意味著什麼』,錢永健只能無奈地表示自己並非中國科學家,因為自己生長在美國,中文也只會一點,只能算是華裔科學家。但他表示,希望能因為自己身為華裔獲得諾貝爾獎,從而使中國的學生和科學家受到鼓舞。
錢永健身為華裔,又是錢學森的堂侄,但他終究是美國人。雖然很多人明白這個道理,但對於諾貝爾獎的渴望使得他們忽視了這個事實,依然想方設法把錢永健往中國人裡推,似乎只要他不否認,這個化學獎也是可以拐著彎算中國的。不過錢永健的一席話像一盆涼水,讓這些諾獎狂熱者從頭涼到腳。
其實,有人樂此不疲地牽強聯系,究其原因,恐怕就是很多中國人揮之不去的諾貝爾獎情結。很長時間以來,『中國沒有人得過諾貝爾獎』似乎成了很多人心中的陰影,好像只有拿過獎纔能說明我們比別人優秀。但在我看來,根本就沒這個必要。中國幾十年飛速發展所取得的成就,足以令世人驚訝,又何須去強求一個外國人頒發的獎項。(文 刀)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