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又是一年應聘季,記者日前在幾場大學生專場招聘會上了解到,本市民營企業已成為今年應屆大學畢業生就業新熱點。市工商聯人纔交流服務中心今天上午提供的一份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本市民營企業已解決114.34萬人的就業問題,累計吸納34萬名大學畢業生進入新崗位。
改革開放30年來,本市民營經濟飛速發展。今年10月初,全市民營企業總數達31.46萬戶,佔全市經濟總量的39%左右。民營企業中的管理人纔隊伍和技術人纔隊伍不斷壯大,大、中型企業擁有高技能人纔的比例逐步提高,小型企業的技術人纔隊伍逐步擴大,而這些科研和管理人纔大部分來自大學生。民營企業的人纔隊伍、性別比例、年齡結構正日趨合理,吸引著越來越多大學畢業生的關注。
有關專家表示:在就業日趨激烈的今天,民營企業為大學生們提供了一片廣闊天地,就業觀念的轉變使許多大學畢業生進入民企大顯身手。同時,大學畢業生將自己的理論知識和技術專長運用到工作中,也給民營企業注入新的活力,不斷推動著本市民營經濟更好發展。
本市對2008屆大學畢業生就業情況調查顯示
三成大學生就職選民企
用工規范待遇優厚有上昇空間成亮點
日前,本市對市內六所高校就業情況調查顯示,2008屆大學畢業生就業分布比例中,民營企業佔30%,僅次於三資企業。近年來,本市民營企業飛速發展,用工規范、待遇不錯、人纔成長環境好,吸引了不少大學畢業生。
據市工商聯人纔交流服務中心主任常志旭介紹,近年來本市民營企在經營、用工、職工培訓等方面日益規范,擺脫了原有『民營企業不正規』的形象,吸引了越來越多大學畢業生關注。據介紹,目前本市民營企業都與職工簽訂了勞動合同,繳納社會保險;為職工建立保障機制;建立了合理的工資分配制度;用於員工培訓、企業研發的支出逐年增加;大、中企業都建立了工會組織,建立了工資集體協商制度、職工代表大會制度,維護職工權益。
大學畢業生當起小老板
專家:創業需找准領域內外兼修
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今年底本市大學生自主創業人數將達4000人,涉及IT產業、機電類、培訓、翻譯、設計、書店、餐廳等眾多行業,推動著本市民營企業發展。
王玉東2002年畢業於天津工程師范學院自動化專業,經過幾年打拼,他現在已是天津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憑著堅韌的意志,他和十多名員工一起克服創業中的重重困難,公司年營業額已達600萬元。他告訴記者,年輕人剛開始創業,難免存在對政策不了解、對市場預期太高等問題,他提醒廣大自主創業的年輕人予以重視。
中天人力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部部長劉鳳景建議,大學畢業生如希望實現創業夢想,應注意尋找適合自己的創業領域,創業前期盡量選擇資金佔用少,投資回報快的項目,還要熟悉市場規則,具備風險投資意識。
員工發展空間大企業更具競爭力
轉變就業觀念實現『雙贏』
日前,本市對全市千名畢業大學生抽樣調查結果顯示:2003年大學畢業生願意到民企發展的只佔畢業生總數的4%,而2008年這一比例已達30%以上。
現在,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已不想再捧『鐵飯碗』。他們認為,在民營企業更容易實現自己的價值。同時,民營企業吸納了許多有知識、有能力、有創新意識和敢為人先的大學畢業生,整個團隊將更有競爭力。中天人力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部部長劉鳳景表示,民企作為大學畢業生就業的新選擇,反映出目前大學生務實的就業觀,也說明本市民營企業的發展得到了大學生的認可。
調查顯示,五年前,大學生對於民營企業的認識大多停留在觀望階段。在他們眼裡,民企缺乏安全感,企業抗風險能力差。但現在,隨著民營企業迅速發展,大學生的就業觀念已大大改變。天津師范大學法學專業的應屆畢業生張翔雨告訴記者:『從我參加的幾場招聘會看,目前民營企業用工越來越規范,待遇與其他企業比不差,發展前景也不錯,最主要的是民企更有發展空間,能充分施展自己的纔華,去民企就業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