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國社科院財貿所副所長高培勇7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備受關注的成品油價稅費改革將於明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在距離『十一五』結束還有兩年之際,我國適時推出成品油價稅費改革不僅『生逢其時』,而且意義重大。
醞釀十多年的燃油稅費改革終於揭開神秘面紗。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四部門近日公布了包括燃油稅費改革和成品油價格機制完善在內的成品油價稅費改革方案,在改革實施之前向全社會征求意見。
根據『十一五』規劃確定的財稅體制改革目標,『十一五』期間,我國將實施包括完善增值稅制度、統一各類企業稅收制度、改革個人所得稅以及調整和完善資源稅和燃油稅等一系列重大財稅體制改革。
高培勇指出,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醞釀謀劃之後,從2008年起,我國開始實施統一的企業所得稅法,並已宣布將於2009年起在全國全面實施增值稅轉型,這兩大稅種收入佔全國總稅收的2/3,成為新一輪稅制改革的重頭戲。兩大稅種改革的啟動,標志著新一輪稅制改革進入了實質操作階段。燃油稅費改革的啟動,則成為繼這兩大稅制改革之後我國又一重大財稅體制改革舉措。
然而這一重大改革的背後卻並非一帆風順。我國自1998年明確提出以燃油稅取代養路費改革設想以來,有關部門雖然做了大量准備工作,多次發布將『擇機開征』消息,但燃油稅費改革卻一直未能出臺。高培勇說,除了受部門利益格局制約以外,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國際市場油價不斷飆昇,難以找到合適時機。
國際油價高位運行給我國完善成品油定價機制帶來障礙。早在1998年我國就確立了石油價格市場化的取向,並於1998年和2000年分別實現了原油和成品油價格與國際市場的直接接軌。但2003年為減輕國際市場油價大幅攀昇和國內『非典』疫情的影響,國家對成品油價格實施了調控,國內成品油價格沒有按照定價機制隨國際市場油價相應調整。
2006年,國家明確國內成品油價格與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實行有控制地間接接軌,但受國際市場油價大幅攀昇影響,這個機制也未能完全實行,國內成品油價格幾度出現與國際原油價格倒掛的情況,今年前9個月倒掛現象尤為突出,煉油企業虧損嚴重,國內市場供應緊張,迫切需要理順成品油價格。
高培勇說:『在這種背景下,近期國際油價的大幅下滑成為推動成品油價稅費改革的又一重要因素,給我國實施燃油稅費改革帶來空間。』在此時出臺這一系列改革,既完善了成品油價格機制,又通過取消養路費等圍繞公路使用環節的收費項目進一步規范了政府收入行為。同時,還在不提高油價的情況下,通過提高消費稅中的成品油單位稅額,實現節能減排的政策目標。可謂『一舉三得』,是千載難逢的好時機。
此外,從公布的改革方案(征求意見稿)看,此次改革不單獨設立燃油稅,而是采取提高成品油消費稅單位稅額方式替代征收養路費等交通收費,實現改革的目的。高培勇認為,這也是燃油稅費改革得以順利推進的一個重要原因。
他指出,當今世界上普遍征收的、現實生活中的燃油稅,雖然都在燃油和燃氣的生產、銷售或零售環節並針對燃油或燃氣的生產、銷售或零售的數額或數量征收,雖然都依此稱作燃油稅,但根據其收入用途以及由此決定的其他方面特征的不同,可區分為兩類:一項是作為一般性收入,可統籌安排於各項支出。另一項是作為專項收入,要專款專用於公路的維修或建設支出。前者的目的,在於以燃油稅的形式為政府取得收入或為政府提供實施調節的政策手段。後者的目的,則在於以燃油稅的名義為政府的公路維修或建設支出項目融資;前者的制度設計,僅在總體上貫徹『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理念,無須在納稅人和受益人之間實現具有『直接對應』關系的收支掛鉤。後者的制度設計,則要圍繞公路的維修或建設貫徹『取之於路、用之於路』或『誰用路、誰掏錢』的理念,必須在納稅人和受益人之間實現具有『直接對應』關系的收支掛鉤;前者所瞄准的,是燃油或燃氣的生產、銷售或零售的數額或數量,故而是『名』、『實』相符的燃油稅。後者所瞄准的,則是政府的公路維修或建設支出規模,故而是『名』為燃油稅、『實』為養路或修路費。
以此考慮,前一類燃油稅,事實上,已經存在於我國現行的稅制體系之中。現行的消費稅,共包括14個稅目。其中的第6個稅目,即為成品油。在成品油下,又分別列舉有汽油、柴油、石腦油、溶劑油、潤滑油、燃料油和航空煤油等7個種類。對這些油類產品征收的稅,無疑就是燃油稅,至少具有燃油稅性質。只不過,它未作為一個單獨設置的稅種而存在,而是作為一個稅目和其他類似的稅目組合在一起,融入於由多個稅目組成的消費稅之中了。因此,在既有的消費稅的框架之內,以調增成品油稅負標准的途徑,在生產環節征稅,同樣可以實現燃油稅費改革的目的,用最低的成本、最少的周折實施改革。
此外,他強調,實施成品油價稅費改革也是當前我國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促進節約能源和保護環境的一項重要舉措,是大勢所趨。
近年來我國出臺了一系列促進節能減排的財政稅收政策,包括對消費稅政策的一系列調整。2006年4月,我國繼1994年稅制改革後首次對消費稅稅目、稅率及相關政策進行了大范圍調整。今年8月份,我國再次調整消費稅政策,提高了大排量乘用車的消費稅稅率。
『此次提高成品油消費稅,實際上是近年來我國對消費稅第三次大的調整。』高培勇說。他指出,消費稅的歷次調整表明,國家試圖通過稅收手段促進環境保護和節約資源,構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
『通過調增消費稅替代養路費等交通收費,既實現了用稅收杠杆刺激節約能源和保護環境的目的,也通過費改稅進一步規范了政府收入行為,兩大目標並舉,困擾多年的燃油稅費改革難出臺的問題也就隨之破解。』高培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