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南開文化宮內景

南開文化宮修繕後的效果圖

一道院效果圖

二道院效果圖

三道院效果圖

花園-石牌坊效果圖
連日來,隨着修繕復原工程的開展,塵封百年的“津門莊王府”,正逐步揭開神祕的面紗。復原設計中油紅的頂樑柱、明亮的屋頂翠瓦、古樸的石板路……“莊王府”正在漸漸恢復當年的恢宏氣勢。
屋頂翠瓦,佐證“莊王府”說法記者從南開區文化局獲悉,在不少民間史料裏,都記載有關於“1913年,天津籍江西督軍李純和弟弟買下京城內莊親王府,拆解構件後原樣運抵天津,歷時10年建成李純家祠”的內容,經歷近一個世紀時間的沉澱,這處建築羣現在是市民非常熟悉的南開文化宮。連日來,施工人員在對建築羣中的大殿進行發掘時,發現百餘塊琉璃瓦都有“內廷”、“王府”、“雍正九年”等字樣,重新佐證了李純祠堂是由北京莊王府部分建築材料搬遷修建而成的史實,“三宮”也由此成爲我國“京城”以外唯一一處正宗王府式建築羣。
地下掩埋不少“寶物”據參與整修工程的天津大學學者團披露,工作人員在對古建築羣修繕之前的設計勘察時發現,李純祠堂整個建築羣前院內地下有近百件掩埋物,現在已經辨認出來的包括椽子、檐口的一部分,這些散落的石質構件應該可以拼成某種建築,極具文物研究價值。按照推算,這些構件應該是李純從莊王府或者其他地方運來,準備在祠堂建築羣內建造,然而,還沒有等到裝上他就去世了,後人們把這些沒有建成的構件深埋入地下。
完整保持“莊王府”歷史痕跡“李純在修建祠堂的時候,還加入了一些本不是北京莊親王府的東西,”在採訪中,天津大學的建築學學者張威告訴記者,“比如,祠堂前院中軸線位置的石牌坊、石碑、石橋、小河、戲樓都不是莊王府的原物。”據瞭解,按照清代《大清會典》的規定,王府內不可以引用活水,不能有唱戲等娛樂活動,因而這些祠堂構件究竟是由何而來仍然需要考證。但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這些建築構件肯定將維持原貌保留在李純祠堂內,修繕工程也將完整保持“莊王府”——“李純祠堂”的歷史痕跡,按照“原結構、原形制、原材料、原工藝”的標準進行設計和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