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這些年辦了不少案子,什麼光怪陸離的都有,基本上都能冷靜面對。不過每回碰到未成年人的事情,辦案時我的心就一直揪著,過後久久不能平復。今年剛開年,我就接到初中女生小靜(化名)的報警。她在電話裡說:『有個同學老在網上罵我,還說要喊人打我。』
小靜說,她剛上初中,不久前認識了另一所中學的幾個女生,成了朋友,互相加了QQ,還約起逛街。有次見面,她和其中的女生小漁(化名)為點小事吵起來,不歡而散。後來,小漁就天天在網上罵她。開始只是斗嘴,後來變成了污言穢語、人格侮辱,每天要發二三十條信息。『我精神都要崩潰了。』小靜說,就在前一天,小漁說要喊人打她,她很害怕,又不敢告訴家人。
這件事讓我想起了2007年辦的一個案子。當時,銅元局某學校找到派出所,說16歲的學生小若(化名)被同年級的4個同學欺負,希望我們介入調查。我看見小若手臂上、頸部都有煙頭燙傷,問他,他只說是別人不小心燙的,再不開口。我告訴他,我也是一個父親,要是我兒子被欺負了,我肯定想知道真相,幫他渡過難關。『別害怕,我和你爸爸一樣,都很關心你。』聊了4個小時後,他終於說出,4個同學無緣無故的用煙頭燙他,還把他拖到廁所吃大便和嘔吐物……那一次,4個人被定性為尋釁滋事犯罪。我了解到,他們有的是父母離異,有的是父母工作繁忙,疏於管教。
想到這裡,我決定一定要防止悲劇再次出現。我答應小靜,這件事不驚動雙方家人和學校,讓她把小漁約出來,我單獨和小漁交談。小漁是個高大、活潑的女孩,我表明身份,然後告訴她,我也有小孩,知道同學之間吵架拌嘴很正常,但是不能過激。『你想想你爸爸肯定不願意看到你被人打,也不願意看到你犯罪被抓啊。』『本來只是想嚇嚇她……叔叔你放心,我不會再做傻事了。』小漁說。
辦完這事,我長舒了一口氣。現在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不少,面對他們,我們不只是在辦案,多站在一個父親的角度考慮,能幫孩子解決更多問題。我想,他們的父母如果能和孩子多點溝通和關愛,那就更好了。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