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孟春時節,小王莊鎮新農村建設熱潮湧動、亮點頻現,無論是錢順公路兩側農業設施大棚建設還是津汕高速綠化工程現場,無論是農貿市場工地施工還是錢順橋建設現場,所到之處無不機聲鼎沸、人頭攢動,蕩漾著一股熱火朝天的建設熱潮,呈現出一派乾部群眾乾事創業、發展為民、力促和諧的動人景象。可以說,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正在改寫著該鎮的發展歷史,改變著全鎮2.3萬農民的命運,這座大港區的西部驛鎮正在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特色發展的道路上奮力跨越,鎮域經濟變得更強了、農村更靚了、農民更富了、社會更和諧了。
掀開小王莊鎮的發展史卷,大體經歷了三個發展時期。一是發展初期,在這一時期由原小王莊鄉和原徐莊子鄉合並而成,在深度融合和思路調整中,全鎮經濟社會實現了穩步快速發展;二是上昇期,自鎮二次黨代會開始,乾部群眾思富求進的願望更加強烈,各項工作步入了發展快車道,全鎮三大生態農業基地、五大生活居住中心和六大經濟功能區的總體發展框架初步形成;當前正處於第三時期,即重要的轉折和考驗期,在積累過去多年經濟和經驗基礎上,集聚了方方面面的力量,提出了打造經濟強鎮、生態農業示范鎮、市級中心示范鎮、和諧示范鎮的更高目標,全鎮經濟社會保持了又好又快發展,經濟增長速度始終保持在20%以上,尤其是2008年招商引資工作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同比增長達到477%,為在高起點上實現快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備足了強大後勁。站在這片廣闊的土地上,我們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小王莊鎮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正在創造著更多奇跡。
理念創新讓發展變快了
小王莊鎮位於大港區最西部,素有『津都南門、魚米之鄉』的美譽。然而,鎮域面積大、人口眾多,尤其是偏僻的區位和歷史發展基礎薄弱的現實,使該鎮在發展上舉步維艱。熟話說,『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在發展中,該鎮黨委、政府深刻的認識到,要想改變貧窮落後的面貌,關鍵取決於乾部群眾觀念的轉變、思路的改變和能力的提昇。他們在全鎮深入開展了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廣大乾部群眾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實乾,掙脫束縛求進取、放開手腳謀發展,使『團結拼搏、聚賢有為、實乾興鎮、發展富民』成為了全鎮上下的共同追求,按照『抓調整促增收,抓平臺促招商,抓項目促實力,抓借力促共贏,抓和諧促發展』的思路,堅持『振奮精神創大業,搶抓機遇求發展,扭住項目壯實力,擴大開放迎賓客,群策群力促和諧』五句話總體要求,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突出鎮域特色,打好市級中心示范鎮和生態農業示范鎮兩個品牌。以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為契機,全力推進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重點落實好30個工程項目,搶抓機遇以五個『全力推進』為重點,充分利用大港農場的土地和資源優勢,牢固樹立了『深度融合、互促共贏』和『借勢借力、助推發展』的理念,做到鎮場優勢互補、共融共贏,聯心聯力,共同推進發展。一系列思路、理念的提出不僅使發展定位更加明確,而且喚起了全鎮乾部群眾的高度熱情,推進小王莊鎮步入了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特色發展的快車道。
工業引領讓經濟變強了
無工不富,無工不強。在加快經濟社會發展上,該鎮始終堅持把大力發展工業經濟作為關鍵、作為龍頭,牢牢把握政策拉動、項目助推和措施保障三個重點環節,不斷提昇鎮域經濟實力。在政策拉動上。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激勵性扶持政策,對在招商引資、新擴技改、固定資產投入、規模效益型企業培育、工業園區建設等方面做出突破貢獻的村和企業給予重獎,進一步激發了全鎮上下加快發展的熱情,達到以政策激勵促進發展的目的。在項目助推上。大力發展園區經濟、工業經濟,緊緊抓住向陽和欣園兩個工業園區建設,嚴格按照『發展為要,環保為先』的理念,集中力量、下大氣力,大力引進大項目、好項目。在措施保障上。按照『形成合力,分解壓力』的工作原則,層層分解目標任務、明確目標、明確責任、明確任務,形成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的工作格局。同時,加大督促考核力度,成立督查辦公室,實行『周督查、月小結、季考核、年總結』的方式,促進了工作目標任務和思路舉措的落實。有力地激活了企業的潛能,催生了經濟發展活力,已形成塑料制品和碳石墨制品為主的石化下游產品,鋼壓延加工、金屬制品、低壓電器和建築材料等產業多業並舉的產業發展格局,全鎮主要經濟指標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長速度,招商引資和固定資產投入均實現歷史新突破,今年引資2000萬元以上的項目5個,引資額5.85億元。實際已到位資金3.1億元,同比增長477%。在談項目19家,在談資金2.35億元,為該鎮經濟發展提速奠定了基礎、備足了後勁,全鎮經濟發展正向著更高目標、更寬領域奮力邁進。
生態農業讓農民變富了
農業始終是農民的依靠,具有基礎性保障作用。但是,傳統農業已經遠遠不能適應當前市場經濟發展需要,其所帶來的經濟收入更不能滿足百姓的實際需求。寬裕的生活來自發揮優勢,拓寬群眾增收渠道。對於一個種田大鎮而言,該鎮沒有停滯在過去星星點點的小打小鬧上,而是緊密結合濱海新區及自身實際,按照市場引導、龍頭帶動、形成規模、科技支橕的思路,認真制訂現代農業發展規劃,出臺扶持配套政策,充分發揮農業龍頭企業的輻射作用,全力抓好農業與工業對接、基地與農戶對接、產品與品牌對接、生產與服務對接,促使全鎮農業的整體檔次、綜合效益和競爭實力有了顯著提昇,堅持『理念、思路目標、規劃、政策、項目、科技』六個引領,全力助推生態農業發展。通過措施推動,全鎮生態農業建設工作呈現出了良好發展態勢。借助農場棉業和奶牛養殖項目,引導農民進行農業結構調整,現已落實種植棉花面積10000餘畝,並成立了種養殖和冬棗兩個合作社,為農民提供有效的技術和農資服務。依托錢順路優勢,在道路兩側種植冬棗200畝,建設蔬菜大棚200畝,種植桃樹200畝,種植辣椒300畝,特色種植業規模布局初步顯現。截至目前,該鎮四個冬棗精品園已形成規模,2萬畝冬棗年均總產量達1200噸,創產值近900萬元。總投資近800萬元的北拋大型生豬、劉崗莊鵪鶉和小辛莊駝鳥養殖等小區已初具規模。中草藥、平茹、水蜜桃等特色農產品種植項目發展迅猛。總投資187萬元的天津合興農機專業服務合作社已初具規模,並逐步向著規范化和規模化的方向發展,起到了便民,利民的作用。為生態農業建設,增加農民收入起到了加油助速的作用。同時計劃投資4.8億元的港源富農種植有限公司、投資4500萬元的天津福港棉業油脂加工和投資2000萬元的萬頭奶牛養殖場等一批農業龍頭項目發展態勢良好。尤其是今年投資4500萬元的福港棉業有限公司二期工程——福港榨油廠項目已經竣工試生產,企業每天可加工棉籽油、紅花籽油、精煉油等近400噸,年創產值可達近4億元。同時,預計投資近4700萬元規劃建設的1100畝設施農業基地建設進展順利,其中投資近540萬元的一期工程已經竣工,預計基地建成後可年產有機蔬菜362萬公斤,年總收入可達2074.4萬元。
城鎮建設讓農村變靚了
在小王莊鎮我們感受頗深的是農民的生活環境變了,城鎮的面貌變了。無論是設施齊全的居民生活小區還是氣派的鎮政府辦公大樓,無論是寬闊的錢順公路還是高標准的綠化工程,處處都彰顯了新農村建設的成果。應該說,城鎮建設不僅反映了農村形象,也輻射到農村生產發展、投資環境和農民的生存環境、生活質量的提高上。要想使城鎮面貌有一個大的改變,對於一個經濟基礎相對薄弱的鎮來講更是難上加難。但不甘人後的信念,使該鎮上下齊心協力共創輝煌。他們著眼於打造『藍天、碧水、優美、宜居』的生活環境。通過規劃建設,現已形成欣園裡等五個樓房化居住小區,建設農民住樓91棟,總建築面積達23萬平方米,小區硬化、物業管理、基礎設施、服務設施體系及管理機制均已健全。全鎮80%的農民都住上了新居,告別了以前生活環境差、土地資源浪費的現象。在此基礎上,又先後投資2000萬元對五個中心居住區進行綠化、硬化、亮化工程,小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5%,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1平方米。同時,總面積達3200平方米的辦公樓已經投入使用,投資7000萬元的錢順路一期工程已經竣工,標志著全鎮『三縱六橫』的便民、同心和致富型公路交通網絡體系已經初步形成了。該鎮已被列入全市重點規劃建設的30個中心鎮之一,並通過國家優美鄉鎮考核,田苑裡小區被市定為市級生態示范型小區,欣園裡和向陽裡小區被定為區級標准型生態小區。
關注民生讓社會變和諧了
該鎮始終堅持關注民生、重視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著眼於增加就業數量、固民生之本,救助困難群眾、穩民生之心,完善保障制度、增民生之福,盡心竭力為民多辦實事、多謀福利。嚴格落實社會保障制度。實現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民參合率繼續保持90%以上,農村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50%以上,高度關注困難群眾,加大優撫對象的幫扶力度,成立鎮慈善協會分會發放救助資金14.23萬元。進一步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就業崗位、參保人數等有了大幅提昇。著力提高公共服務水平,新建劉崗莊小學和樹深小學兩所配套教學樓,依托樓房化小區,新建四座綜合服務樓並交付使用,以渡口醫院建設為抓手,加強各小區和村級衛生所的完善和規范,不斷提高農村防病治病的水平。結合文明生態村創建工程,建設了一批質量較高的農村文化、體育設施。同時積極開展文體活動。利用各社區內的文體活動室和休閑娛樂廣場開展多種形式文體娛樂活動,其中舉辦了文藝類演出6場、體育比賽27場、手工藝展3場、知識競賽類達25場次。為群眾義務放映電影100場,同時由5個相關村隊邀請外地戲團,為群眾舉辦戲曲演唱70餘場,小區居民臉上綻放著物質、精神雙豐收的喜悅笑容。為達到更好的安居樂業,該鎮以創建平安鎮為主題,狠抓穩定工作機制的落實,實現了爭創維護社會穩定全區最好地區之一,爭創治安狀況全區最好地區之一的目標。不斷加強企業安全生產教育和管理,定期開展安全大檢查活動,對存在不安全隱患及時疏理、及時整改,實現了企業安全生產和經濟效益雙豐收,保持了和諧穩定的良好社會局面。
轉變作風讓乾群變親了
加快新農村建設,關鍵在班子、重點在乾部。他們按照『抓基層、夯基礎,抓重點、創特色』的工作原則,以『強基創先』和『三級聯創』為載體,采取『四抓四創建』的工作思路,狠抓黨的基層組織建設。首先抓住『和諧班子』『和諧村隊』等黨建主題創建活動這個切入點,精心打造『和諧工程』黨建品牌。大力推行『設崗定責』專項活動,實行鎮黨委、村黨支部、黨員代表『三級責任制』,設立『經濟發展崗』、『幫扶帶富崗』、『黨員奉獻崗』等崗位,不僅為發展經濟找到了『抓手』,而且為黨員乾部服務發展和群眾搭建了平臺。圍繞強基創先工程,健全完善村級黨員活動場所和村務管理制度建設,深入開展『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范村』創建活動,依法健全民主理財小組,強化村級財務監督管理。緊緊圍繞中心工作,充分發揮人民武裝、工會、婦聯、團委等部門的職能作用。以基乾民兵為主體,深入開展民兵致富帶頭人評選活動;以婦女致富綠色基地為切入點,解決好婦女就業,促進家庭增收;以青年科普示范基地為依托,開展好青年致富示范崗活動,呈現出了齊抓共管、力促共為的生動局面。
時光荏苒、歲月如歌。置身小王莊鎮這片熱土上,傾聽著創業、發展的艱辛坎坷,領略著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深刻的感受著蘊含的活力在湧動、強大的力量呼之欲出。隨著新的一年的到來和區委六屆九次全會的召開,再一次為全鎮發展明確了思路、鼓足了乾勁,鎮黨委、政府已經制訂了更高的發展目標,堅定了求取更大作為的信心。在新農村的建設道路上,他們必將締造新的奇跡、譜寫新的輝煌。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