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以藥養醫』退出舞臺
永蔚:不讓醫院創收了,國家的投入就要加大,它的經費保障是不是完全要靠政府呢?
陳竺:實際上醫院是需要收入的。現在我們醫院的收入來自下面幾個方面:一個是公共財政的投入,一個是社會對於診療活動的一種補償,主要的是通過醫療保障制度,比如農村的新農合、城鎮職工醫保、居民基本醫療保障制度等等,此外,也包括個人支付的一部分。除此以外,就是以藥補醫的做法。醫院需要收入,但是我們講的就是堅持公益性也好,或者回歸公益性也好,指的是不能把創收作為你的一個主要的理念,你的理念還是要治病救人,還是要為群眾能夠提供基本的服務,這是你的主要使命。
將來以藥補醫的政策要做重大的調整,就意味著來自於公共財政的投入就要增加。我們現在看到,實際上這幾年公共財政投入是在增加的。另外一個就是我們的基本醫療保障體系也在快速地發展,現在我們的實施方案,近期的工作重點實施方案也提出一個今後三年裡面『廣覆蓋』的目標,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制度的覆蓋要達到90%以上。這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對公立醫院的補償會明顯增加。
永蔚:那麼政府加大對醫院的投入,醫院減少了逐利衝動,另一方面醫務人員的積極性如何調動?
陳竺:公立醫院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怎麼樣發揮醫務人員積極性的問題。我以為,要緩解人民群眾看病就醫問題,就一定要提昇醫務人員的積極性,提高醫療的質量和效率。未來我們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比如:醫院內部的精細化管理,包括診斷治療活動的規范化,如何通過提高效率、提高質量來進一步地縮短住院天數等等,其中潛力非常大。我認為,提昇質量和效率與醫院獲得合理的經濟效益並不矛盾,這就是公平和效益的統一,關鍵是管理。我覺得今後3年的試點當中,我們要對公立醫院的法人治理結構,公立醫院的一些內部管理,包括用人制度、激勵機制等做非常積極的探索。
醫生出診費可能會有提高
永蔚:以藥補醫的體制要改革,醫院由此造成了費用的減少和它的運轉、維持怎麼辦?
陳竺:咱們現在是三個補償的路徑,公共財政投入,還有醫療活動的收入。我想,這方面來看,公共財政是需要加大投入的。另外,客觀地講,目前醫療衛生服務當中,技術服務的勞動價值在價格政策上,我覺得還沒有合理地體現,所以在適當的時候,也要考慮這方面的調整。另外,也有藥師管理費用等這方面的考慮。實際上,醫生處方也是一種勞動和技術服務,所以這方面適當地有一些藥師費的收取,我覺得也是合理的。但是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我想也是需要試點來進行探索的。
永蔚:技術服務費和藥師費,是可以體現一個醫生的價值,使他能夠達到優勞優得嗎?
陳竺:我覺得特別是技術服務費用,一些高難度的手術等等這些,肯定現在的價格是不太合理的,應該適當地調整,如何調整,在什麼樣的時期調整,都是需要具體研究的。
永蔚:藥師費怎麼合理地體現?
陳竺:現在提的藥師費,就是處方要增加一點費用,我想也就是一個合理的水平吧。你要既對醫院有所補償,又不要對群眾造成太大的負擔,不要讓醫保那邊難以償付,這裡面需要一個平衡。
政府投入成倍增加個人自付比例遞減
永蔚:可是我們也注意到有一個數字,說目前國家一年的醫療費用是6700億元,而未來三年如果投入8500億元,平均到每一年大約三千億元,這個費用對於緩解看病難、看病貴起多大的作用?
陳竺:實際上有一個測算,現在不只六千多億,實際上前年就是一萬一千多億了,就是我們國家衛生的總的支出費用,是一萬一千多億了,估計去年會超過一萬二千億了,經過過去幾年的努力,公共財政增加投入,實際上個人支出的比例已經從最高的時候的60%降到目前的百分之四十幾了,社會的投入在增加,政府的投入也是一個比較明顯的增加。所以今後三年如果每年政府再投入兩千八百億,它是增強,它是在原來基礎上,原來政府已經投入,去年接近兩千四百多億,加上兩千八百億就會超過五千億了,這樣一個格局當中,相對而言個人付費的比重就會下降,我認為這個對於緩解人民群眾看病貴的問題會起到非常顯著的作用。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