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資料圖為史美倫。
眼前這位知識女性曾是首位擔任副部級官員的香港人,她就是全國人大代表、前中國證監會副主席史美倫。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她談到了從業十四年的金融監管工作,表現出『鐵娘子』柔中帶鋼的堅定。
史美倫生於上海、長於香港、學於美國,進入香港證監會七年後任職副主席兼營運總裁。
對於有媒體對這『副部級職別中央政府僱員』年薪多少的猜測,史美倫笑說,這份經驗絕非多少薪金可以衡量,而香港金融管理人纔即使不是進入決策層也可同樣為國效力。
作為一名有著豐富經驗的金融監管工作者,她給出這樣的判斷:『金融危機凸顯了中國的國際地位,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的情況已經存在,貨幣角色已漸向國際化。』『金融危機也證明市場不能靠自律,監管角色不可或缺。』『所有監管方式將發展成兩種管理系統:以監管對象是「機構」或「金融產品」來區分。』『雖然中國金融市場離成熟市場仍有距離,但金融危機顯示,中國的風險控制做得相對好一些』。
史美倫在香港證券界素有『鐵娘子』之稱,她秉持『不管貼著什麼樣的標簽,市場標准只有一個:公開、公正、公平的「三公」原則』。出於對『三公』原則的堅持,她認為,當經濟出現衰退時,貪腐情況會增多。經濟增長『保八』,政府加大投資,更應從嚴監管,以免亂象橫生,『而人大代表也是一個很好的監管者角色』。
史美倫目前擔任香港行政會議成員,她說:『我特別關注剛剛出臺的《珠三角發展規劃綱要》,香港作為珠三角的一分子,無論金融還是高等教育方面,都可從中覓得更多合作發展機會。』
三年的中國證監會副主席工作,史美倫自認最滿意的是對公司治理結構的推進。當有記者讓史美倫對港人任職國家官員的『後來者』提個建議,史美倫說:『虛心學習,國內官員宏觀訓練好過我們太多了。』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