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誠信問題支付方式物流支持
三大瓶頸制約網購發展
互聯網與日常消費緊密結合,使網上購物這一全新的消費方式快速增長,成為零售業不能忽視的一股力量。但是在網購繁榮的背後,也暴露出種種隱患,成為消費者投訴的熱點和制約網購發展的瓶頸。
通過連日來與眾多網友聊天,記者發現,提起網上購物很多消費者都是又愛又恨,有些人反映購物時省時、省心、省錢,而產品一旦出現問題,維權時可真是費時、費勁、費心。本市消費者協會有關人士也表示,近年來對網上購物的投訴明顯增多,網上購物究竟是淘『寶』還是淘『草』,一時間眾說紛紜。
家住和平區的郭先生給本報打來電話,訴說了令他堵心的網購經歷。郭先生去年8月份花了600元在網上購買了一個MP4,用了不到一個星期就出現耳機接口松動、屏幕顯示異常等現象,幾天後甚至死機無法重啟。郭先生立即與賣家聯系要求換貨,對方讓他寄回去,運費由買家承擔。可過了一個月,賣家都沒有給予答復,也不見MP4寄回,郭先生給賣家打電話,對方說液晶屏破損,不在保修范圍內,要寄100元纔給修。這讓郭先生對網上購物的產品質量產生了懷疑。
從事女性飾品銷售的孟小姐春節前在某網站下了2000元銀飾訂單,並按照網站上的說明通過支付寶即時到賬的方式付了款。但該網站並沒有像網站上所保證的那樣——『我們會收到全部貨款後當天給您發貨,一般在24至48小時就能收到貨物。』經過多次交涉,貨物在三周後纔收到,可是孟小姐卻錯過了春節賣貨的黃金時期。
在本市一所重點小學任教的崔老師正是看到了很多網購失敗的例子,所以她看著網上誘人的東西不敢下手,她說網上購物畢竟摸不到實物,『隔山買牛』總是讓人心裡不踏實,買到的商品會不會是假貨?采用網上支付貨款,會不會泄漏銀行賬號等個人隱私?錢支付之後,貨品能不能及時送到自己手中?對貨品不滿意或者商品有瑕疵怎麼辦?購買產品沒有發票,如何享受『三包』服務?崔老師的擔心反映了相當一部分消費者的心理。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某網站賣家告訴記者,消費者的擔心並不是沒有道理,現在網上商品的確是良莠不齊,特別是服裝、電子產品、化妝品等產品問題很多,有相當一些賣家並不是從廠家源頭進貨。有些賣家還專門為網友提供專櫃代購服務,這就為一些假冒偽劣產品提供了空間。
一些業內人士也表示擔心,他們認為,誠信問題、支付方式和物流支持是目前制約網購發展的三大瓶頸。盡管現在借助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延期付款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網購的顧慮,但是網絡欺詐仍時有發生,虛假交易,賬號、密碼被盜,商品描述和實物不符等網絡陷阱也隨之而來。有關數據顯示,沒有嘗試過網絡購物的用戶6成以上的人是由於不信任網購怕受騙,4成的人擔心商品質量,4成的人質疑網絡購物的安全性。
網上付款網下收貨
指尖改變生活
劉知馨是本市一家網站美容頻道的編輯,今年28歲的她是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成長起來的。1998年,當她還是個中學生的時候,就已經是個小網民了,見證了互聯網的上網用戶從『網民』——『網友』——『網商』——『網購』的發展歷程。現在,她是個不折不扣的網購一族,過著足不出戶、輕點鼠標,訂購、付款、收貨的生活。
記者在采訪中得知,像劉知馨這樣的網購愛好者不在少數。有著亞洲第一網購商城的淘寶網提供了這樣的數字,沃爾瑪、家樂福等大型賣場一個門店日均客流量1.5萬人次,而目前每天在淘寶網上『逛街』的人數已經超過900萬人。記者了解到, 2007年本市在淘寶網的注冊會員已突破100萬人,再加上卓越網、當當網、易趣網等網站,今年全市網購注冊人數突破200萬人。
在調查采訪中,記者發現,本市的網購人群中,18至30歲年齡段佔網上購物的七成左右,他們比較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又掌握一定的電腦操作技巧。這其中25至30歲網購者又成為主力消費人群,一方面他們有自己的收入來源,可以把握消費的主動權,另一方面,他們逐漸進入了結婚、生子的消費高峰期,使得他們有著較強的消費推動力。
在本市開發區一家培訓機構工作的陳菲菲是個狂熱的網購愛好者,已經在網絡上買了近200件商品,從自己和家人的衣裝鞋帽、護膚用品到居家用品甚至教學資料無所不包。問到為何選擇網上購物,陳菲菲告訴記者,平時工作太忙了,去商場裡買東西沒有半天根本逛不完,而網上購物很方便,24小時不打烊,只要打開購物網,利用搜索引擎幾十秒內就有成千上萬件物品擺放在面前,特別方便。
在一家超市做收銀員的隋宏濤坦言,他之所以在網上購物是看中了網購省錢,『我前兩天在網上買了一個牛皮手包,200塊錢,這在商場裡怎麼也買不下來呀。有的網站還長年推出一口價競拍,我經常能夠買到性價比較高的產品。』隋宏濤所言反映了不少人的網購心理,相對廉價的網絡購物成了不少消費者在高CPI下保持生活質量的一種方式。據記者了解,網上的商品價格之所以較低,是因為不少網上商家並沒有固定店鋪,只租一個倉庫或在家裡放貨,每月向網站交納幾十到上百元不等的管理費,不僅節省了大筆店面租金,就連店員開支和水電費也省了,還有一個業內不願公開的秘密,那就是絕大多數網上賣家並不納稅。
還有一種網購人群,他們上網購物成『癮』,家住河西區的網絡工程師孫玉歧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淘寶網,不管買不買東西都得逛一逛,有時在網上逛半天就買一本書,他說他享受的是過程。
網上購物曾是現代白領的選擇,但是在本市區縣也開始興起網購的熱潮,寶坻區一位已是鑽石級買家的網友告訴記者,一些品牌商品在區縣商場沒有專櫃,而網絡恰好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購物平臺,現在買東西再也不用發愁了。
此外,在子女的影響下,55歲以上的知識人群也逐漸加入網購的行列,雖然這部分人所佔比重不大,卻成為令人矚目的『新星』。他們購買的商品主要是以營養保健品為主,還有一些如電子血壓儀之類簡單的醫療器械。
瀏覽部分網站的熱銷產品排行,不難發現,近些年,在購物品種上發生了一些較為明顯的變化,由前兩年主要購買書刊、軟件、音像制品等商品逐漸向生活用品、母嬰用品、服裝、化妝品、游戲卡等領域擴張,一些在商場裡很難買到的物品以及新奇特產品也成為網上追捧的對象,還有不少男性網購者開始嘗試購買手機、家用電器、電子及網絡產品。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