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近日,天津市連續發生多起犯罪嫌疑人利用手機短信或直接撥打被害人電話,虛構事實進行詐騙的案件,受害人損失少則上千元,多者竟達到數萬元。公安河北分局刑偵部門在辦理案件過程中發現,騙子的騙術雖然並不高明,但卻花樣翻新非常具有迷惑性,希望市民提高警惕性,避免上當受騙。
『短信通知中獎』。騙子利用手機群發『中獎短信』或『六合彩中獎密碼』,手機用戶接短信後往往出於貪念或好奇主動與對方聯系,騙子利用被害人一時貪念,要求當事人需預先支付個人所得稅、公證費、手續費等費用後纔能領獎,將受害人一步步引入圈套。由於類似騙局出現已久,目前較少有人受害,但對於一些年齡偏小或較大的新增手機用戶還是能夠形成威脅。
『通知信用卡欠費』。騙子利用變更來電顯示號碼的非法軟件,冒充銀行客服或國家機關,給被害人撥打電話或向手機用戶發送『機主信用卡欠費』或『信用卡在「百貨大樓」被盜刷』等類似信息,利用被害人急於澄清情況、挽回損失的心理騙取信任,再編造出『可將資金轉移至安全賬戶』,『按提示操作核對用戶信用卡安全級別』等等,誘騙被害人將資金打入對方賬戶。
『電話通知手機或座機繳清欠費』。騙子冒充公安機關或安監局、電信部門等,撥打用戶電話,謊稱被害人個人資料被盜並注冊了其它電話卡現已大額欠費,再編造出『用戶可申請資金保護』『將資金轉往安全賬號』等,誘騙被害人按其提示進行銀行賬戶轉賬操作,騙取被害人大量資金。
『電話或短信通知辦理退稅』。騙子冒充車管所、稅務局等部門,謊稱被害人可享受國家新近推出的相關優惠政策,辦理購車、購房等大額消費的退稅手續,利用被害人貪念,騙取所謂的『公證費、手續費、好處費』等費用。公安河北分局刑偵支隊受理的一起案件中,被害人恰好剛剛購買了新車,犯罪嫌疑人以所謂『退稅』為誘餌,誘騙被害人先行支付『公正費、手續費』等費用數次,最終騙取匯款達8萬餘元之多。此外,一些犯罪嫌疑人還采取結伙形式分別在電話中飾演不同角色,謊稱被害人子女或家屬已被綁架,或突發嚴重疾病、車禍等災禍,再冒充同學、朋友等騙取信任,利用被害人擔心家人安全和急於花錢了事等心理,進行詐騙活動。
目前,河北區警方已對案件展開調查工作,同時通過多種渠道對防范此類案件的發生進行了宣傳,此外還專門著手制做了大批宣傳提示牌,防范提示標語和操作ATM機時的注意事項等內容,近日正陸續於金融網點進行張貼懸掛。警方在此特別提醒廣大市民,騙子的手段還會經常變化翻新,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提高警惕,盡量避免個人資料外泄。銀行、稅務局等部門辦理相關業務時手續都很完備,不會輕易采取讓用戶自行轉賬的方式,不熟悉的金融業務應到櫃面直接辦理。接到疑似詐騙電話或短信時,不要驚慌,先注意核實對方身份,只需撥個電話查詢其自稱的『公安局』或銀行、稅務局有無此事即可證明真偽,舉手之勞就能避免上當受騙。另外,自己的賬戶信息和資金流動情況也要保護好,不要輕信別人主動送上門來的『好事』,避免因貪念或好奇心理作祟蒙受經濟損失。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