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破解難題——以人為本的實踐特色
對照查找出的問題,南開區重新審視發展定位和思路,在《中共南開區委關於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實施意見》中,創造性地提出了需要重點解決的八個方面的突出問題:
經濟結構不盡合理:支柱經濟產業比較單一,稅源結構不盡合理;服務業發展水平不夠高,都市工業規模不夠大;民營經濟發展不夠強,高端化、高新化、高質化的產業結構尚未形成。
中心城區功能作用尚未充分發揮:區域發展規劃引領經濟發展的龍頭作用發揮不夠,區域發展空間有限;科教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和現實生產力有所欠缺。
城市管理水平有待於提高:城區載體功能不夠完善,城市管理和社區基礎設施建設不夠均衡,市容環境面貌和綜合整治還有薄弱環節。
民計民生的改善還需加強:扶貧助困長效機制不夠健全,教育、衛生、文化等公共資源的合理布局、均衡配置需要進一步推進,就業與再就業形勢緊迫。
……
面對一系列的突出問題,區級領導領銜承擔了22個涉及全區發展戰略問題的重點調研課題,449名處級領導乾部分別承擔了涉及本部門、本單位337個課題的重點調研任務,形成了一批有內容、有見解的調研報告,為經濟和各項事業發展開拓了思路,也增強了試點工作的可借鑒性。
區委制定了《在中心城區全面提昇中創建科學發展示范城區的意見》,對南開區創建科學發展示范城區做出全面規劃和展望。
區委常委會的《整改落實方案》中,明確了十個方面46條整改措施,確定了責任人、整改目標和整改時限。
整改方案的『三個體現』,突出了南開的區域特點;『五個呼應』,確保了中央和市、區委部署要求落到實處;『三上三下』的征求意見方法,使整改方案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整改方案還特別推出解決制約經濟發展、影響市容環境以及涉及民計民生突出問題的16項具體整改舉措,及時啟動,集中解決,群眾反映的涉及切身利益的290個熱點難點問題已經全部解決。
健全機制——持續發展的根本保障
本著『要精、要管用』的原則,著眼於實際工作需要和群眾意願,抓好制度的『廢、改、立』,建立健全和完善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形成有利於科學發展的正確導向。
這是區委書記劉長順在整改落實階段提出的要求。
區四大機關分別研究制定了《信訪工作長效機制》《依法監督工作長效機制》《行政審批管理長效機制》和《履行政協參政議政職責長效機制》,在全區初步形成了適應科學發展的規劃引導、科技創新、行政管理、政策激勵、軟環境建設、城市管理、維護社會穩定、社區管理、扶貧助困、人纔培養選拔使用十大機制。
全區啟動了以『加強領導乾部黨性修養,樹立和弘揚優良作風』為主要內容的『作風建設年』活動。常委會帶頭改進會風、文風,精簡會議,開短會,說短話,『5+2』,『白加黑』,把書記會、常委會安排到晚上開,騰出更多精力,集中更多時間抓工作落實。
制定了《關於加強區委常委會自身建設的意見》,努力把區委常委會建設成為堅定貫徹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善於領導科學發展的堅強領導集體。
出臺了《關於建立健全決策目標、執行責任、考核監督體系的實施意見(試行)》及配套實施辦法,發揮考核的激勵、監督和導向作用。
推出了《區委關於貫徹落實〈天津市委關於落實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08-2012年工作實施辦法〉任務分工》,強化常委對全區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執行情況督促檢查,努力做到為民、務實、清廉。
與此同時,區科協、科委、知識產權局聯合推出科技企業保增長的十條舉措;區公檢法司系統建立進一步健全多元化矛盾糾紛解決機制;區教育局推出『80後』青年教師的培養與管理機制;區房管局推出『保增長、渡難關、上水平』的工作規劃;區環衛局探索完善市場化管理體制;區市容委、執法局探索數字化市容管理機制等,全區廢止制度36項,80項制度被修改,新建制度128項。
這些行動觸及南開區的方方面面。談到變化,市、區人大代表,南開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農工黨主委馬金然感慨萬千:學習實踐活動使南開充滿了生機與活力,南開區科學發展的第二個春天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