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4月19日,國內各航空公司發布艙位及對應價格調整通知,即日起實行新運價體系,由於改變了機票折扣計算方式,國內航班出售的機票折扣將普遍上漲,最低折扣不低於三折。與此相對應,整體機票價格也略有上漲。(《新京報》4月20日)
物價調整,是市場經濟的必然現象,因此,筆者並不反對機票漲價。然而,漲價總得有個說法,漲價必須堅持道德的底線。依我看,這次國內各航空公司的機票價格上漲,就漲的很不道德,不正義。
首先,這次漲價是對誠信的公然踐踏。今年3月21日的《新快報》就刊登消息說『下月中旬機票價格將普漲一到兩成』,多家航空公司也證實已經獲得了漲價的通知,可中國民用航空局卻出來闢謠,說這一報道失實。可實踐證明,當時媒體的報道,並非捏造,而是『空穴來風,未必無音』,民航局的闢謠卻是『此地無銀三百兩』。無論這次機票漲價是政府行為,還是企業行為,民航局作為民航業的最高管理機構,都難辭其責。
其次,這次漲價是違背《反壟斷法》的行為。從報道來看,這次機票漲價,不是某一家航空公司的個別行為,而是各航空公司的統一行為。與此同時,又沒有看見民航局的官方文件,也就是說這次機票漲價是企業行為,而不是政府行為。眾多航空企業同時漲價,這是什麼現象?毫無疑問,是價格同盟,是價格卡特爾,是壟斷聯合。而這種價格卡特爾的實質是一種限制競爭的行為,它往往將組織或行業面臨的困難轉嫁給消費者,既侵犯了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又乾擾了市場經濟的優勝劣汰機制,在本質上與市場經濟背道而馳。在法律上,這明顯是與我國已經生效的《反壟斷法》相違背的。
第三,漲價的現實理由非常不充分。宏觀上,目前的金融危機,已經嚴重影響了老百姓的消費信心,各航空公司此時漲價,無疑是讓消費信心雪上加霜。中觀上,交通運輸業近幾年發展非常迅速,特別是鐵路動車越來越多,時間越來越短,航空業的漲價,將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使自己處於不利的競爭位置。微觀上,目前國際原油價格沒有大的變化,成本上昇不大,各航空公司各航班的乘坐率也沒有達到100%,調控運能的動機不足,機票漲價之後的退改簽規定變化不大,服務並沒有昇級,實在是找不到支持漲價的理由。
面對多家航空公司對3折以下『白菜價』機票是不計成本的非良性競爭的說法,筆者並不否認。但是,在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下,過度競爭是不可能長久存在的。無限制的競爭,企業必定會倒閉。理性的企業,一定會在在自身的競爭中尋找一個盈虧平衡點,自我控制價格,進行有序競爭。因此,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要讓航空公司回到良性競爭的軌道上來,依靠非法的價格卡特爾是不行的,必須依靠市場競爭本身的優勝劣汰機制。
由於我國民航市場,主要是國有航空公司壟斷經營。而這些國有航空公司,就像永遠也斷不了奶的孩子,面對市場,不是依靠改革、發展,而是依靠哭窮、撒嬌。結果呢,航空公司一哭窮,國家就注資,機票就漲價,就犧牲消費者的利益。因此,要真正讓中國的民航壯大,還是需要在體制和管理上多下功夫。(葉雷)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