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19日,多家機票代理商收到國內各航空公司發布的艙位及對應價格調整通知,自4月20日起實行新運價體系。由於改變了機票折扣計算方式,國內航班出售的機票折扣將普遍上漲,最低折扣不低於三折。與此相對應,整體機票價格也略有上漲。(據4月20日《新京報》報道)
為防止航空公司之間的低價戰,民航局對民航市場進行必要的引導和監管,無可非議。若航空公司真的低於成本價銷售機票,也的確不正常。但是航空市場本應由供需雙方在合法市場框架內充分博弈。而市場經濟條件下,本來就沒有穩賺不賠的丹書鐵券。面對金融風暴襲擊、經濟下滑、民航市場不景氣的現狀,如果是航空公司擔心虧本,無可厚非。但是,市場的歸市場,在金融風暴面前,航空公司讓利於民,降價促銷,提高飛機上座率,減少企業虧損,本屬正常。民航局此時調整機票折扣計算標准,是否有些不合時宜?
表面上看,實行新的運價體系,調整子艙位折扣,可以降低機票折扣率,讓機票實際銷售價格高一點,對航空公司有利。但是鐵路、公路運營環境不斷改善,特別是鐵路動車組幾乎與坐飛機的時間成本相當,再加上市場不景氣,提高機票實際售價,對民航市場佔有率難免會造成不利影響。如果民航新運價體系,讓航空公司機票銷路不暢,民航部門此舉恐怕也不會歡迎。
航空公司根據實際情況,在部分航班銷售低價機票,既有利於航空公司,又受消費者歡迎,民航部門何不順其自然,放開機票價格,促進航空市場優勝劣汰,減少行業虧損?從成本的角度講,飛機起飛就意味著成本的大頭已經付出,航空公司出於自身利益考慮,降價促銷,提高上座率,無可厚非。如果機票價格普漲,造成航空資源浪費,航班空來空去,消費者恐怕只能『望機興嘆』了。
這些基本的市場問題是亟待厘清的,消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航空公司更不是傻瓜。消費者只會用腳投票,航空公司也只好依據市場需求調整機票折扣,規避新運價體系造成的損失。(胡藝)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