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徒步30公裡送出重傷員
2009年5月10日,通往北川老縣城的路依然被一道鐵門封著,再過兩天這裡纔能對外開放。透過鐵絲網,依稀能看到山坡上地震時倒塌的房屋。鐵門旁有一條小路通往山頂的『觀景臺』,滿目瘡痍的舊北川城就這樣靜靜地出現在每個人眼前,喚起那段不能忘卻的記憶。
『緊急集合!』2008年5月12日傍晚,正在警校封閉訓練的天津特警杜牧和同事們接到上級的緊急通知。『13日早晨我們纔被告知要去震區,每個人給了3小時時間,分頭回家和家人最後告別。』7:55,杜牧趕回家中,當他告訴母親自己要去四川震區,經歷過唐山大地震的母親一下哭了。『您放心,我不但能完成任務,也一定會平安回來的。』杜牧安慰著母親。
從雙流機場下了飛機,天上下起了瓢潑大雨,好像大地在哭泣,陰霾的天氣讓每個人都感到壓抑。200餘名天津特警直接從機場轉乘大巴車奔往北川。
『太慘了,你們要有心理准備,千萬不要隨便喝水。』當天21:00,接近北川縣城時,一個當地人這樣告誡杜牧等人。北川縣任家坪收費站,讓杜牧記憶猶新。去年的5月14日7:00,當他穿過這個收費站後,前面沒車能走的路了,他們只能帶著裝備步行進入北川縣城。杜牧等16名乾警組成了突擊隊,在一個村民帶領下孤軍深入到北川縣的最深處。在那個村莊,他們把隨身帶著的食物全部留下來,並把受傷的村民帶到早晨和隊友們分手的地方,因為那裡有醫療救護隊。『再次回到龍尾隧道口時,一個人都看不到了,死一般寂靜,電話打不通,步話機無人應答,我們幾個一下就傻了。』
杜牧回憶說,當時他們憑著記憶往任家坪方向走。遇到一個守候在廢墟旁的人告訴他們,山上的洪水就要來了,大家都撤退到較高的任家坪。『你怎麼不走?』『我的親人都在這底下,我要守著他們,你們快走吧。』那人說得非常平靜,然後向他們揮揮手又回到廢墟旁坐下,任大家勸說就是不肯離去。
在途經北川縣城內的北川職專時,兩個重慶的記者發現了一個廢墟下幸存的人,請求杜牧等警察幫助救人。幾個警察跳上廢墟開始扒石頭,沒有專門的工具,一群年輕人就靠木棍和雙手把一名叫做柴發菊的15歲女孩從廢墟中救了出來並抬著她徒步30公裡送回到安全區。『那是我有生以來感覺最漫長的路程,救一個傷員太不容易了。』杜牧說,走了3個多小時,大家累得體力不支。當把柴發菊等傷員送到救助站後,所有人都癱坐在地上起不來了。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那場驚心動魄的大營救已經過去一年,當記者准備再次到北川回訪災區的情況時,纔從四川某媒體同仁處得知,天津特警隊救出的柴發菊最終還是由於傷勢太重在綿陽醫院去世了。不過慶幸的是通過媒體幫助,柴發菊的父親柴萬明最終還是找到了『失蹤』的女兒。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