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連日來,讀者十分關注兒童醫院專家門診被號販子擠佔的現象,然而隨著采訪的深入,號販子背後『看專家號過於集中』的問題也漸漸浮出水面——
專家號『紮堆』現象突出
在本報刊發了有關號販子的連續報道後,記者又來到了總醫院、一中心醫院等多家大醫院采訪掛號的患者,發現看專家門診的人特別多。患者過於紮堆,令很多人望而卻步的同時,也令專家們疲憊不堪。
專家號爆棚比較普遍
昨天8時至9時,記者先後來到天津醫大總醫院和一中心醫院掛號處,都看到有上百人在排隊等候掛號,而記者通過采訪了解到,大多數人都希望掛上專家號。一位曾在多家醫院看糖尿病的中年男子陳先生向記者表示,其實哪家醫院的專家號都這麼多人。昨天下午,醫大總醫院門診辦公室章主任告訴記者,因為總醫院設有著名專家門診,還有近400位正副主任在門診坐診,每天大約有1500多名患者掛專家號。由於患者集中,有些專家也不得不通過電腦系統限號,一些患者甚至要深夜排隊。
部分患者及家屬有誤區
記者在幾家大醫院采訪掛號者時獲悉,其實並不只是兒童醫院有號販子,不少醫院特別是一些『一號難求』的名專家所在的醫院,多多少少都有些靠掛號來牟利的號販子。一位本市三甲醫院的內科專家向記者透露,其實不少患者看專家門診都有心理誤區,有些患者只是常見病,普通門診就能看好,卻不惜排長隊也要找專家。在兒童醫院暗訪時,一位患兒母親黃女士說:『現在家家都是一個孩子,普通號與專家號只差幾塊錢,所以給孩子多花點錢無所謂。』也正是因為抱著這種想法,纔給了號販子以牟利的空間。第四中心醫院有關部門負責人也表示,有些患者在一些醫院感覺治療不見效,但其實已經有了效果,當他們轉到專家門診後,恰好到了收效階段,於是產生了『專家就是好』的誤解。還有一些患者不願相信年輕的醫生,認為沒有經驗。
門診壓力大專家喊累
在患者及家屬感嘆專家號難掛的同時,專家們也在普遍喊累。記者從醫大總醫院、第四中心醫院、天和醫院等多家醫院了解到,因為專家都是半天門診,看病的人多,所以每次都要看30多名患者。按一個小時看6名患者來計算,4個小時也只能看24人,所以大多數專家都要延長看診時間。據醫大總醫院的章主任講,專家的年紀都在50歲至70歲左右,重點科室的專家每次看診後都很疲憊。一位心內科專家坦言:『雖然我們看診時間短,但勞動強度太大,又要看診,又要給病人分析病情,還不能出任何差錯,心理壓力很大。』
為何中醫專家特別火
不管是在兒童醫院還是在其他醫院,記者發現中醫科的專家號比其他科室的號都要搶手。記者向多家醫院詢問後得知,看中醫的患者一般都是患病時間比較長的人,而且中醫科很少發生誤診或醫療事故。天和醫院的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許多患者對西醫存在著一些誤解,而且對手術有恐懼感,所以中醫的保守治療和調養迎合了患者的需要。此外,中醫的藥費比較低,又省去了化驗、檢查的費用,雖然需長期服藥,但患者感覺見效,特別是一些孩子的家長還信任中藥沒有副作用。而中醫專家更有『魅力』的地方是,講解、分析病情很詳細,讓患者有一種認同感。
兒科醫生資源是否緊缺
記者通過采訪發現,專家門診紮堆現象最突出的還是兒童醫院。『兒科醫生太少了,兒科專家太少了!』記者在采訪中聽到了很多這樣的感嘆。的確,目前在天津兒童專科醫院僅有兒童醫院一家。記者通過讀者的反映和網上查找發現,眼下兒科醫生的稀缺也是一個全國性的問題。到底本市有多少名兒科醫生,多少名兒科專家,醫生與患兒的比例是多少?兒科醫生是否真的資源緊張?記者昨天聯系到市衛生局,但有關部門表示,不便透露相關的統計數字。雖然沒有數字說明,但排在兒童醫院裡的『長龍』,也應當引起管理部門重視。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