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連日來,追思羅京的文章繁如雪片,但一則《羅京26年無差錯播報》的報道(8日《遼沈報》),仍令我忍不住要提筆。
『26年無差錯』到底是一個什麼概念呢?
就是不能播錯一個字,不能有一次違時,不能有一次誤播。這對於錄播,倒無甚壓力,錯了,還有時間更改;但對於直播,其難難於言表。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的直播,正式開始於1996年1月1日,她在帶來時效性的同時,也給播音帶來了空前難度。
在這種難度和壓力下,極少有主持人能從工作一開始就不出錯的。羅京卻做到了。這個罕見的播音『奇跡』,非1年、5年,而是連續26年,這分明憑的是超強責任感,不是靠『運氣』。
一起來看兩件事:
有一次,一條重大新聞開播後,稿件纔送到演播室,而且要求無間斷口播15分鍾。當時,李瑞英藏在主播臺下面給羅京一張一張遞稿件,羅京在看到稿子的同時必須播出來。突然,有一張稿件李瑞英怎麼也找不到了,急得滿頭是汗。好在羅京在播完前一張稿件的最後幾句時,李瑞英終於又找見了。那一次,盡管保證了播出新聞的無差錯,但下臺後,兩人都虛脫了。
另一次,直播眼看就開始了,稿子卻還未到。臺領導已顧不及『直播必須保持安靜』的規定,站在走廊上焦急地大喊:『稿子呢?稿子送來沒有?』然後,就見一記者手拿剛剛從傳真上撕下的紙,奔進直播室。記者悄悄蹲下身子,把一張涂滿了修改符號的紙送到羅京的播報臺前。當時,所有領導都站在外面,有人手裡甚至還拿著一瓶麝香保心丸。但羅京沒有皺一下眉頭,沒有流一滴汗,鎮靜地把陸續送來的17頁半的紙,一字不差地圓滿讀完。
中國人,無論男女老少,無論健康患病,也無論在家在外,《新聞聯播》必看無疑。卻不知,其間播音員天天所承受的種種艱難。別的不提,只說播音一項,就非尋常人所能想象,它要求『一心多用』,即:眼睛盯著提示器;嘴裡播著新聞稿;手裡挪著稿紙;耳朵聽著導演要求;還要不受其他人交流的影響。這且不算,播音中,1分鍾得說300個字,這種速度,常人根本無法達到,即使達到,也必定叫人聽不清……
想想看,在這種環境裡,在這種要求下,26年竟無一次錯,無一字錯,是不是創造了一個奇跡?
這奇跡,緣於苦學:羅京共翻爛了4本漢語字典,他工作臺上擺著的第5本字典,也已被翻看得破卷不堪。不妨捫心自問,你遇到難字難題,可翻過字典?翻舊翻爛過麼?又翻卷翻破過幾本?羅京的『26年無差錯』,正是『苦學』的回報。
相比之下,有些廣播電臺、電視臺的主持人,總是說錯話,讀錯字,報錯名,惹得聽眾、觀眾不滿,面對羅京,臉紅否?
相比之下,那些由於不負責、由於瀆職而給黨抹了黑、讓國家蒙受了損失、使單位面臨危機的人,面對羅京,愧疚否?
這奇跡,還緣於敬業:明知自己身患癌癥,剛剛做完化療,羅京仍執意完成了去年北京奧運會的最後一次新聞聯播。相比之下,那些無病小養、有病大養、終日裡四處尋求『青春永駐』秘方的人,面對羅京,可有渺小感?可有羞恥心?
若真想做一個回首往事『無悔』、『坦然』、『心安』的人,不如先從學羅京做起!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