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家私人博物館居然珍藏了30多件海外回流文物!法國拍賣圓明園獸首引發了國人對海外文物回流的關注,因此,當聽說有這麼多回流文物現身鼓樓時,不少市民前往鼓樓南街30號想一睹真容。本月20日,市民臧秀雲女士用她收藏的格格府打造的私人博物館即將開館,目前正在緊張布展過程中。
混血格格逃婚藏身此處
格格府是本市老城改造保存得比較完好的一座四合院,院門上方的一塊匾上寫著三個大字『格格府』。酷愛收藏的臧女士2004年逛鼓樓時偶然發現了這個院落,便花巨資買了下來。通過多方考證,她得知了格格府的來歷。原來,這裡曾是清光緒年間,和碩格格逃婚來津的居所。
和碩格格本名裕德齡,是清宮第一位女翻譯官。她並非皇帝嫡出,其父裕庚為清朝駐日法使臣,其母為法國人,裕德齡自幼隨父旅居國外,精通八國外語及外交禮節,回國後被慈禧詔進宮為御前女官,由於深得喜愛,被封為和碩格格。
1904年秋,和碩格格得知太後有意將她許配給榮祿之子巴龍,求助光緒皇帝幫忙抵婚。春節臨近,光緒皇帝假稱讓和碩格格到天津辦一些西洋年貨孝敬太後,把她派到天津,就住在現在鼓樓南街的這座格格府裡。後來,裕庚患病,和碩格格以『守孝』為名,拖垮了這樁婚事。1907年5月21日,裕德齡與美國駐滬領事撒迪厄斯·懷特結婚,1915年隨夫赴美。後來,她用不同文字撰寫了很多與清宮有關的書籍,天津的格格府也因為這個傳奇格格而增添了許多神秘色彩。
分為六館集納不少珍品
格格府建築面積700餘平方米,全部采用清末磚木結構,是兩進院落,按照房屋格局分為六個館,全部擺放著臧秀雲的個人收藏。
這些藏品中既有明清瓷器,也有名人字畫,還有商周戰國時期的青銅器,不乏珍品。其中有幾件用碎片拼起來的瓷器,以青花居多,據說都是從景德鎮的老窯出土的,僅一件青花鳳紋高足菱口碗,就花了6萬元修復費。
一組戰國時期的青銅鎛鍾和一件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鼎,都掛著綠色的銅鏽,訴說著年代的久遠。記者采訪時,恰逢一位博物館的專家在現場鑒定,對於這兩件藏品,這位專家左看右看,還讓工作人員拍了照片。他的評價是,『很有懸念,在很多國家級博物館裡還沒有這樣品質的藏品』。
海外回流文物專館展出
在前院北廂房,記者見到了第一批回流文物,共有10餘件,都是瓷器。即使不懂文物,也可以看出它們個個精美。在臧秀雲的介紹下,記者知曉了它們的價值。
粉彩團花大碗,胎質細膩、釉色滋潤,粉彩艷麗,外壁繪花卉紋,繪工精細,典雅亮麗。胭脂地粉彩花卉紋碗,粉地襯托著纏花花紋,色調繽紛,相當生動。這兩款大碗為清道光年制。
黃地粉彩花卉萬壽無疆折腰盤,雖然看起來不大,但制作規整,胎體堅質,釉色瑩潤,畫工精細,是大清光緒官窯精品。
青綠山水紋瓶,造型別致。細長的瓶頸,筒形的瓶腹,外壁以松樹和花卉紋飾,色彩艷麗,釉色瑩潤。在後院南廂房,還有一批回流文物,都是琺琅類的器皿,如琺琅鴛鴦杯、黃地蘭花琺琅瓶等,都有相應的文物證書。
家庭熏陶熱衷文物回流
臧秀雲告訴記者,她已有20多年收藏史了。這些年,她走遍世界各地,到過各大拍賣行,凡是她認為有價值的中國文物都會想方設法回購,讓這些流失海外的國寶回歸祖國。僅在德國,她就拍回過20餘件文物。
『清朝末年,外國列強入侵中國,搶走了我們不少珍貴文物,作為收藏愛好者,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就是盡可能多地回購流失海外的中華文物,讓國寶回歸祖國。』之所以有這樣的情懷,與臧秀雲的身世有關。她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出生於五大道一個中產家庭。因為長輩的愛好,在她幼年的生活環境中,到處都是文物和古董。事業有成後,臧秀雲便把大部分資金用於收藏。
讓西洋文物在中國展示
隨後,臧秀雲把記者帶到後院正房、取名為『物華天寶』的陳列館,向記者展示了擺放其中的西洋家具。她說,為了顯示格格府原來女主人中西結合的品味,她特意把這間『起居室』裝扮成中西合璧的風格。『這些家具都是我從西方國家買回來的十四、十五、十六世紀的東西。』據西方史書記載,十六世紀是奧斯曼帝國和西班牙王國時代,十七世紀是法蘭西王國和荷蘭共和國時代。在這些時代,上述國家空前繁榮,留下了不少可以成為文物的精品。『我要讓這些西洋文物在東方展示它們的風采。』臧秀雲說。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