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說到民間絕活,不能不提到咱天津衛的津派文化。泥人張、風箏魏、楊柳青年畫、空竹、烙畫等等,都凝結了天津民間藝術家的心血和歷練。可是,這些絕活絕技大都分佈在本市各區、各文化場所附近,老百姓要想一次都看過來,可不是件簡單事。
昨天,在古文化街民俗博物館內,一場“津派民間絕活絕技達人秀”正式啓動,18位民間藝人、18項民間絕活集體亮相,遊人們不但可以近距離觀看這些民間絕活的誕生過程,還能親自操作,更深刻地領悟民俗文化的真諦。
和觀衆“零距離”
在18間各具特色的民俗藝術小店裏,各式各樣的民間藝術作品讓人歎爲觀止,除了泥人張、風箏魏、楊柳青年畫這類著名的藝術門類,還有皮畫(在豬、牛皮上進行繪畫)、剪紙、魚骨畫、空竹、烙畫、掐絲葫蘆、內畫、毛猴(以牛皮盒中藥材等爲原料製作的工藝品,用“辛夷”“蟬蛻”等中藥材製作工藝毛猴)、彩燈、木雕、微雕、麪人(麪塑)、金石篆刻、蛋雕和臉譜共18項民間絕技絕活。
張宇是“泥人張”的第六代傳人,他告訴記者,這次能和其他民間藝術家一起擺“擂臺”,他十分高興,並希望用這種和老百姓近距離接觸的方式,讓更多的人瞭解泥人,喜歡泥人。
打造旅遊新亮點
據南開區文化局介紹,他們近年來整理出手工藝製作類絕活30多個大項、70多個門類以及動態絕技10多項。這次,文化部門把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旅遊業的發展結合起來,以古文化街民俗文化宮及天后宮宮前廣場爲平臺,設置了“津派民間絕活絕技達人秀”的展演區。
民俗文化宮內的18項絕活不乏百年老作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而與之相對應的宮前廣場還將有數十項絕活絕技的演出,兩者合計將達到平日40項,節假日70項絕活絕技的展演規模。屆時,這裏將肯定成爲天津的又一個旅遊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