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重大革命和歷史題材的影視劇是否能夠真實地反映歷史,能否吸引和打動觀眾,能否經得住時間的考驗,至關重要。《解放》這部長篇電視劇起點很高,展現了我黨領導人民贏得勝利,建立新中國的輝煌歷程,弘揚了一種民族精神和革命精神。在這樣的指導方針下,能夠做到歷史的真實性與藝術的感染力緊密地結合起來,並佔據文化市場,贏得觀眾喜愛,確屬大手筆。
這部電視劇聘請著名學者為歷史顧問,全面系統地詮釋了解放戰爭的全景,將戰役、和談、戰場和最高指揮部的決策等巧妙地銜接起來,能夠讓觀眾更直觀、完整地了解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了解什麼是人民戰爭,什麼是人心所向,進而更深刻地理解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道理。該劇難能可貴的是歷史的真實性。通過電報、文件、談話、報紙和字幕等,完整准確地記述了各項戰略決策、戰役部署、思想發展脈絡和人物,既十分自然,也賦予其現場感和歷史感。該劇主創人員曾言,凡是重要的歷史事實都是真實的,有據可查的,甚至包括一些時間、地點、會議名稱、人物的名字等等都是准確的,是通過考證的。且不說那些電文、會議等,僅僅考證近500人的歷史資料,彼此之間的關系和最終歸宿等就是十分浩大的工程,是少數人難以完成的。再者,該劇也將最新的研究成果納入其中,並非是揭秘和吸引觀眾的噱頭,而是將其置於大的背景和抉擇中,置於人心向背中,顯示了創作者的功力和駕馭能力。像這樣有著很高可信度和歷史感的影視劇纔能贏得觀眾,纔能有市場,纔會有生命力。
這部電視劇還是一部關於解放戰爭的形象的教科書。當今在經濟全球化和信息爆炸的時代,不同年代和層次的民眾對歷史的理解也是多元的。在關注中國歷史和黨史的熱潮中,各種表述方式的作品層出不窮,有小說、傳記文學和影視劇,有研究和考證。在這種情況下,也容易出現一些偏頗,所謂的戲說、細說歷史,所謂的解密和演繹,有對歷史的曲解,甚至誤導,也衝擊著民眾的價值觀和道德觀,考量著我們的評判體系。這也賦予我們各種歷史教科書以極大的挑戰。如果僅僅尋求指導性而忽視歷史事實,忽視了趣味性,勢必會出現大而無當,枯燥無味的單色調。歷史事件有其必然性,但也需要通過人物的刻畫、生活等方面的細節來體現。《解放》雖然是文藝作品,但其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方式給教科書的編寫者和講解者以啟示,怎樣纔能寓教育人,怎樣纔能讓民眾通過正確的渠道、方式和心態了解中國發展的道路,理解中國共產黨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是我們需要思考的。
因此,我們不能將《解放》僅僅看做是一部戰爭片,一部解放戰爭的史詩性文藝作品,它還是進入21世紀後影視劇對歷史和革命題材的創新。是時代賦予我們尊重歷史、解讀歷史的責任和使命。(張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