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國仍舊與美國相差甚遠
以市場匯率計算,中國的經濟規模仍不足美國的1/3;中國人均GDP僅佔美國的1/14。中國在技術創新和創造全球品牌方面依然遠遠落後於美國。也許中國的某些行業會變得更為強大,包括汽車業等重要產業。但談論G2確實有誤導性。無論以哪種標准衡量,中國的實力仍舊與美國相差甚遠。
許多美國商界和政界領袖認為,中國似乎滿足於接受現狀並急切希望與外部世界和平相處。雖然政治體制不一樣,但是中美兩國的經濟哲學比以前更為接近了。正如清華大學的閻學通指出的那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美國特色資本主義越來越相像。按照閻學通的觀點,中美兩國在應對金融危機方面存在共同利益,這使兩國關系從戰略上講更為密切。全球經濟一體化使中國『比以往更願意接受美國的領導』。
中美是朋友,不是敵人
去年是中美建交30周年。30年前,中美建立正常的外交關系急劇轉變了冷戰局勢。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1972年尼克松總統訪華期間,中美兩國很少有接觸。但隨著中美兩國的共同敵人—蘇聯的解體,出現了新的問題,為什麼這兩個意識形態截然不同的兩個國家應該是朋友,而不是敵人呢?兩國相互的經濟利益成為了最有說服力的答案。尤其在過去十年中,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債務國,而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從氣候變化到經濟復蘇,世界面臨的諸多問題都需要中美兩國一起來應對。
但是中美關系充滿著矛盾。一位美國高級官員透露,美國和中國處理有關問題時,有時與歐盟類似,有時與蘇聯類似。『這具體取決於你與中國的哪個部門交涉』。
冷戰思維在軍事領域的表現最明顯。過去十年中,中國軍事實力的發展與其經濟增長一樣迅猛。越來越多的美國政界人士擔心,中國的軍事實力會對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主導權構成挑戰。但是中國既沒有實力也無意挑戰美國。雖然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聲音越來越多,但國內的事情很多很多—所有的經濟發展,以及各種社會、文化、人口等問題都困擾著中國政府。美國應對中國的方法是美國自己的不安全感所驅使,這不僅怪異,而且是錯誤的。
2012年後的三重危險
就政治層面而言,中國在2012年和2013年將進行領導人新老換屆。2012年也是美國的大選年,美國的國內政治可能使問題復雜化。中國的臺灣地區也將在2012年舉行大選。
中國大陸、美國和臺灣地區三方在同一時間的政治不確定性對中美關系將是一大挑戰。三方仍將竭力處理全球金融危機造成的後果。現在或許中國的城市居民感到輕松,但前景並不樂觀。今後幾年,將是中美雙邊關系困難重重的幾年。中國的經濟實力還遠不足以挑戰美國,而且還有許多社會問題需要解決。中國社會、政治和經濟的弱點將逐漸傷及其國內穩定及處理對外關系的能力。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