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美國總統奧巴馬22日表態支持希拉裡,而希拉裡21日以頗受爭議的講話力挺在中國惹出麻煩的谷歌公司,這一奇怪的美國『官商勾結』的鏈條驚動了全世界。希拉裡和奧巴馬是對美國外交政策影響最大的決策人物,他們要求中國調查和解釋的『谷歌遭黑客攻擊事件』毫無事實基礎,明顯是美國官商合起來找中國的茬。美國有人表揚希拉裡的演講『勇敢』,但也有人批評她的冷戰論調令人想起丘吉爾的『鐵幕演說』,不合時宜。奧巴馬的表態恰逢其上臺一周年,媒體說他的民調跌幅之大在美國歷屆總統之中排在第二,有人質疑奧巴馬是在拿中國轉移美國國內視線,BBC援引專家的預測稱美中關系進入『小冰河期』。
希拉裡對中國的指責來自她21日在華盛頓的演講,該演講主題是美國如何對待互聯網自由。希拉裡在講話中點名批評了伊朗、越南、突尼斯等多個國家,她在谷歌問題上對中國的指責尤其被廣泛關注。法新社說,希拉裡呼吁中國對谷歌及其他美國公司最近遭遇的網絡攻擊進行徹底、透明的調查。她還稱,『從事網絡攻擊的國家或個人,應當面對後果和國際譴責』,『在一個互聯互通的世界上,對一國網絡的攻擊可能是針對全球社會的攻擊』。22日,白宮發言人伯頓稱,奧巴馬贊同希拉裡的觀點,『(奧巴馬)對谷歌歸咎於中國的網絡安全違規事件仍然感到不安,我們期待中國方面給出答案』。英國《金融時報》認為,這表明奧巴馬也加入到這場不斷擴大、可能會破壞美中關系的爭吵中。
英國天空新聞網說,奧巴馬在谷歌問題上向中國施壓。新加坡《海峽時報》的報道標題是:奧巴馬要求中國答復,並配發了一張奧巴馬陰沈著臉的照片。法國《20分鍾》24日稱,小事正在變成『天大的事』,希拉裡和奧巴馬先後對谷歌自稱遭受黑客攻擊表示『關注』,前者更發表了關於網絡自由的長篇大論,盡管他們都避免直接指責北京當局和黑客攻擊有關。《世界報》說,中美正圍繞谷歌角力,希拉裡所提到的『鐵幕』和『新的網絡冷戰』已引起北京和其他方面的高度警覺和強烈反應。文章認為,美國似乎正改變去年一度實行的對中國人權等話題的輕聲細語,而試圖進行一場『網絡軍備競賽』,如宣布開發一種『翻牆軟件』,以迫使中國將大量金錢虛擲於應對這種網絡軍備競賽方面。
英國《衛報》說,對西方人來說希拉裡的演講完全受到歡迎,但對中國來說這等於是『信息帝國主義』,雙方巨大的鴻溝源於不同的價值觀和政治制度。法國電視一臺說,隨著谷歌事件被人為昇級為一個國家間的重大政治事件,解決問題的前景變得更加晦澀不明,希拉裡關於網絡自由的講話至少目前在中國起到了與預期截然相反的效果,從中國當局的憤怒反應可知,他們的態度是:中國不需要別人來給自己上課。
美國《商業周刊》網站22日刊文說,作者稱不久前在上海和北京待了兩周,跟一些設計師和學者有過交流。『我認識到,幾乎所有漢人、藏人和臺灣人都是中國的一部分,就如夏威夷和新墨西哥是美國的一部分一樣。中國政府對鼓吹西藏獨立的個人和組織的審查受到民眾廣泛贊同,而不是批評』。日本《讀賣新聞》認為,中美圍繞著谷歌的爭論可能轉化為外交、經濟、網絡等多層面的『戰斗』,但網絡問題直接關系到中國國家安全,中國一定會加強管理。
香港《明報》24日說,雖然中國政府欲淡化谷歌事件,但美方將此事提昇至『總統關注』級別,並可能演變成中美貿易風波。美國貿易代表正研究是否向世貿投訴中國限制互聯網信息自由,違反了世貿的規定。《明報》說,中美關系是否迅速變壞應要等待更多實證,但奧巴馬政府目前的確是對中國步步進逼,從賣武器給臺灣到替谷歌橕腰,美國對中國偏向強硬姿態令人懷疑這是否是奧巴馬內政不振的延續。不論民主黨抑或共和黨當家,美國外交政策長期以來有一種傾向,即以某一集團或國家為潛在目標。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