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全國共有藝術表演團體2478個,文化館3214個,公共圖書館2833個,博物館1996個。廣播電臺251座,電視臺272座,廣播電視臺2087座,教育臺44個。有線電視用戶17398萬戶,有線數字電視用戶6200萬戶。年末廣播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6.3%;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7.2%。全年生產故事影片456部,科教、紀錄、動畫和特種影片102部。出版各類報紙437億份,各類期刊31億冊,圖書70億冊(張)。年末全國共有檔案館4035個,已開放各類檔案7991萬卷(件)。
年末全國共有衛生機構28.9萬個,其中醫院、衛生院6.0萬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2.6萬個,婦幼保健院(所、站)3013個,專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315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3543個,衛生監督所(中心)2706個,診所及其他19.3萬個。衛生技術人員522萬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216萬人,注冊護士174萬人。醫院和衛生院床位396萬張。鄉鎮衛生院3.9萬個,床位91萬張,衛生技術人員89.8萬人。全年甲、乙類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人數377.6萬例,報告死亡15105人;報告傳染病發病率284.34/10萬,死亡率1.14/10萬。
全年運動健兒在30個項目中共獲得142個世界冠軍,11人3隊22次創22項世界紀錄。在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上,共有7人9次創超5項世界紀錄;12人3隊21次創16項亞洲紀錄;29人5隊52次創39項全國紀錄。(注:M1為M右下角加1,M2為M右下角加2,MO為M右下角加0)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年末全國總人口為133474萬人,比上年末增加672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615萬人,出生率為12.13?;死亡人口943萬人,死亡率為7.08?;自然增長率為5.05?。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19.45。
|
| 圖表:表15 2009年人口數及其構成 新華社發 |
全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153元,剔除價格因素,比上年實際增長8.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實際增長9.8%。農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費支出佔消費總支出的比重為41.0%,城鎮為36.5%。按2009年農村貧困標准1196元測算,年末農村貧困人口為3597萬人。
|
| 圖表:2009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153元 新華社發 |
|
| 圖表:2009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7175元 新華社發 |
年末全國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人數2349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607萬人。其中參保職工17703萬人,參保離退休人員5795萬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40061萬人,增加8239萬人。其中,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21961萬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18100萬人。參加城鎮醫療保險的農民工4335萬人,增加69萬人。參加失業保險的人數12715萬人,增加316萬人。參加工傷保險的人數14861萬人,增加1074萬人。其中參加工傷保險農民工5580萬人,增加638萬人。參加生育保險的人數10860萬人,增加1606萬人。2716個縣(市、區)開展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4.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累計支出總額為646億元,累積受益4.9億人次。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順利啟動。年末全國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為235萬人。
|
| 圖表:2009年末我國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人數逾4億人 新華社發 |
年末全國共有各類提供住宿的收養性社會服務機構3.9萬個,床位275.4萬張,收養各類人員208.8萬人。其中,農村養老服務機構3.0萬個,床位188.5萬張,收養各類人員151.1萬人。各類不提供住宿的社區服務設施14.0萬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9726個,社區服務站2.5萬個。全年2347.7萬城市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比上年增加12.9萬人;4759.3萬農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增加453.8萬人;554.3萬農村居民得到政府五保救濟,增加5.7萬人。全年救助城市醫療困難群眾417.2萬人次,救助農村醫療困難群眾688.4萬人次;資助1047.8萬城鎮困難群眾參加城鎮醫療保險,資助3689.8萬農村困難群眾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756億元,直接接收社會捐贈款41億元。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