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房地產業畸形繁榮對消費形成抑制
『拿白領的工資,過藍領的日子,賺錢再多都交給了房子。』杭州IT行業的小白領黃超傑從去年買房後就過起了『緊日子』:不敢旅游、不逛商場,盡量不參加同學聚會,整個春節只『宅』在家裡,用最省錢的方式——上網度過了七天的長假。
『現在一些人用於還房貸的支出佔到了收入的30%-50%,甚至更高,購房壓力讓許多年輕人背上了沈重的包袱,形成所謂的「房奴」。』全國政協委員、山東經濟學院房地產經濟研究所名譽所長郭松海說,『這會嚴重影響他們的消費支出,從而對消費形成抑制。』
郭松海告訴記者,如果房價能保持溫和波動,再加上醫療、養老和教育方面的制度逐步完善,就能增強居民的消費信心,至少可以緩解居民消費的心理壓力。
事實上,除了購房對消費支出的擠出效應,過高的房價也令許多人望而卻步,一些政協委員指出,如果民眾根本買不起房,那麼通過房地產來拉動相關產業的消費便成了一句空話。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劉遵義說,要擴大內需,就需要人們擁有自有住房,有一個房子,大家就會開始其他消費,如買家具、家電等等。每年都會有人要成家,舊的房子要拆等,因此這個衍生的需求是很大的,也是長期的。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