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提防增幅過快隱藏的金融風險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在2009年國內房地產開發的資金來源中,僅國內貸款就達到11293億元,增長了48.5%。同時,在房地產開發企業的其他資金來源中,個人按揭貸款達到8403億元,大幅增長了116.2%。
大量新增信貸進入房地產行業已是不爭的事實,這引發了人們對金融風險的擔懮。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商銀行原監事長王為強表示,房價短期內上昇過快,房地產市場增速過度,會給金融機構帶來系統性風險。
『根據我們對有關房地產企業的調研,目前沒有按照銷售比例收回開發貸款的情況比較普遍。我們統計了800多個房地產開發企業,有的開發商的銷售進度已經超過了50%,但是還款的進度大大低於50%。』
王為強還指出,當前一些房地產企業大量購地,跨區域大幅擴張,企業現金流問題較為嚴重。同時假按揭、假首付等一些違規現象也在重新抬頭。另外,居民申請貸款,用於購買多套房屋和投資炒房的行為增多,也就是說一人多貸,導致借款人不能及時還貸的風險加大。
王為強建議,金融機構要切實加強對房地產開發貸款和個人按揭貸款的管理,嚴防地產泡沫引發的信貸風險。此外,還要密切監督企業的信貸資金流向,防止企業用信貸資金進入或變相進入股市、樓市。
警惕地王頻現引發『豪門』壟斷
2009年,頻頻出現的『地王』一次又一次地刺激著人們的神經。
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表示,在土地使用權流轉過程中,通過『招、拍、掛』形成的所謂『天價』,在中國城鎮化、工業化發展過程中難以避免,問題的關鍵在於怎樣規范化。
『近期一些城市頻現「天價」地王,其中大都有大型國企的背景,對此要引起重視。』厲以寧說。
除了不斷推高地價、房價,不斷湧現的『地王』也令大型地產企業對中小企業的擠出效應開始顯現。蔡繼明表示,隨著開發商准入門檻不斷被抬高,中小房地產公司逐步被逐出市場,房地產市場就會變成『豪門寡頭的俱樂部』。
河南浩華置業集團董事長張建新告訴記者,以大部分民營開發企業目前的資金水平和銀行授信額度,想與動輒出手數十億元的國企或大型地產企業競爭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他擔心,如果市場上的土地大都被高價拿走,開發商又集中在有限的幾家,競爭的環境肯定會受到影響,接下來高附加值的豪宅就會越來越多,而普通住宅供應將會受到擠壓。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