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經濟日報和中國經濟網記者]我有個問題請教鄭新立委員。按照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要求,應該是能夠擴大消費對於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應該是降低投資率,提高消費率,但是去年從我們國家的實際情況來說,可以說是跟這個情況正好相反,請問鄭新立委員怎麼樣看待這一現象?同時今年我們會采取哪些措施來提高居民消費率,謝謝。 [ 2010-03-06 15:31:31 ]
[鄭新立]你提了一個非常好的問題。我們知道,需求是拉動經濟增長的動力,在我們國家的需求結構中間,投資率偏高,消費率偏低,經濟的外貿依存度比較高,這是長期以來存在的問題。 [ 2010-03-06 15:32:20 ]
[鄭新立]我們提出要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正是針對這樣一個現狀,提出第一個轉變,就是要使我們的經濟增長從主要依靠投資和出口拉動轉變到消費、投資和出口協調拉動,要擴大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但是去年由於受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拉動經濟增長的『三架馬車』裡,出口這個『馬』不但不能做正面的貢獻,反而下降了16%,也就是說,它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由過去每年拉動2-3個百分點,現在變成負拉動2-3個百分點。這就要靠擴大內需來彌補出口下降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 2010-03-06 15:33:51 ]
[鄭新立]所以,去年我們主要靠投資和消費的拉動實現了8.7%的經濟增長,這證明我們已經成功地實現了經濟增長由外需驅動型向內需驅動型的轉變,這是可喜的,是沿著發展方式轉變的方向前進了一大步。但是,投資和消費的比例跟轉變發展方式的要求相比,卻是倒退了,因為消費的增長不可能出現超常的很快的增長。 [ 2010-03-06 15:34:43 ]
[鄭新立]為了保持經濟的平穩較快增長,只能靠增加投資,所以去年我們全社會投資增長了30.1%,出現了超常增長。這就使投資和消費的比例進一步惡化,去年的投資率上昇到46.8%,最終消費率降到了48.6%,投資率上昇到我們改革以來的最高水平,消費率下降到改革以來的最低水平。 [ 2010-03-06 15:35:32 ]
[鄭新立]正是基於這個現狀,黨中央和國務院最近提出要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加快調整需求結構,提出轉變發展方式刻不容緩。我們看到,最近在中央召開的省部級主要領導乾部研討班上,新華社一個兩千多字的報道裡用了39個『加快』,充分表明了中央關於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所明確提出的緊迫性和必要性。 [ 2010-03-06 15:35:54 ]
[鄭新立]我們也看到,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裡,就今年如何調整收入分配結構、如何擴大消費,提出了許多切實有效的措施,包括在初次分配中怎樣增加勞動所得的比重,在整個國民收入分配中怎麼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所佔的比重。根據我的計算,現在城鄉居民收入佔GDP的比例已經下降到歷史最低點,已經下降到43%了,如果我們通過3年左右的努力,把城鄉居民收入佔GDP的比例提高10個百分點,達到53%,比我們歷史最高水平的55%還低2個點,這個要求不算太高,我們廣大老百姓的收入就會有一個較快的增長。特別是收入的增長能夠使廣大的中低收入者受益更多,使我們農民收入增長得快一些,使廣大居民收入增長的同時,增強他們對商品購買和支付的能力。 [ 2010-03-06 15:39:09 ]
[鄭新立]按照政府工作報告的這些要求,我們經過今年、明年兩三年的努力,把居民消費率從現在的35%,用三年的時間能夠提高到15個百分點,達到50%,這是我的計算,如果達到50%,距離我們最高點的52%還要低兩個點,因此我們努力的話還是可以達到這樣的要求的。我們計算,如果用三年左右的時間把居民消費率由現在的35%提高到50%,提高15個百分點,這就意味著我們每年將會有5萬億左右的商品由現在用於投資和出口轉變為讓老百姓消費,我們現在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可以提高50%左右。 [ 2010-03-06 15:40:29 ]
[鄭新立]我們從政府工作報告裡已經看出了這樣一個希望,因此,我們應當對落實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要求,實現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擴大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這樣一個要求充滿信心。謝謝。 [ 2010-03-06 15:41:51 ]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有問題請問秦大河委員,目前我國西南地區持續乾旱,這是否與氣候變化有關?您作為全國政協委員和著名的氣候學家,想請教您,您對我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原則和立場有何見解?謝謝。 [ 2010-03-06 15:42:29 ]
[秦大河]謝謝你提的問題。我想你的問題可以分為兩個方面,首先你談了天氣,其次你談了氣候和氣候變化,我先簡短地談一下什麼是天氣,什麼叫氣候。一般群眾把天氣和氣候這兩個概念混淆起來。所謂天氣,只是短時間的天氣現象,中央氣象臺每天晚上七點半有《天氣預報》節目,是天氣預報,不是氣候預報,無非是刮風、下雨、多高的溫度等等,或者臺風、乾旱等等,這是天氣,是短時間的天氣。什麼是氣候呢?氣候是指長時間天氣現象延續的一個平均狀態,所以時間尺度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你談到的第一個問題,主要還是天氣的問題。 [ 2010-03-06 15:43:44 ]
[秦大河]大家知道,從去年秋天以來,我國西南地區重點是雲南、四川、貴州等西南地區持續乾旱,根據中國氣象局中央氣象臺提供的資料,我們知道,去年九月份以來,我國西南地區持續降水偏少,統計的結果說,西南三省(雲南、貴州、四川)平均降水量只有180毫米,相當於同時期以往的大概40%左右,所以降水量是1952年以來最低值。也可以這樣說,這樣的乾旱是60年一遇的。 [ 2010-03-06 15:44:46 ]
[秦大河]我剛纔還拿回來一份最新報告材料,向大家宣布一下。今天上午10點鍾,根據氣象衛星觀測結果,我們仍然在雲南、廣西等西南地區觀測到大批的熱源點,涉及到這兩個省的十幾個地區,面積相當大。所以,中央氣象臺發布的天氣預報,對未來十天的情況仍不樂觀,認為未來十天,雲南大部分地區,四川、貴州、廣西等主要地區乾旱現象沒有明顯的降雨過程的痕跡,所以旱情可能還要繼續持續。但是不排除七號到十號期間,個別地方有小范圍降水。洪澇和乾旱對我們都是一種自然災害,對我們的威脅影響還是比較大的,引起這種天氣變化的情況是非常復雜的,一般氣象學家認為,這次乾旱的發生是在氣候變化背景下的一次極端氣候事件,它是因為大氣環流異常造成的。 [ 2010-03-06 15:46:43 ]
[秦大河]實際的情況是,氣候變化的作用體現在引起某些極端氣候事件發生規律,它的變化趨勢發生了變化,對於一般的天氣現象,只能從統計學的原理學上了解,多因子造成氣候變化的背景是重要的因素之一。談到應對氣候變化,我首先要講一點,全球氣候變化或者以變暖為主要特征的全球氣候變化,在國際氣象或氣候界的主流社會裡面是一個共識。現在被各國政府和絕大多數科學家所接受。 [ 2010-03-06 15:48:02 ]
[秦大河]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也就是通常稱的IPCC,經過二十多年的工作,發布了四次評估報告。我要說明,政府間氣候變化專業委員會並不是一個直接的研究部門,它是由各國政府推薦的科學家組成的一個組織,專門對國際上各種文字發表的有關氣候和氣候變化的的科學文獻進行評估,進而得出一些結論,是這樣一個組織。當然我很自豪,這個組織在22年以前由中國著名氣象學家、前中國氣象局局長,同時也是前世界氣象組織主席鄒競蒙先生組建的,現在是聯合國麾下,由世界氣象組織和聯合國環境署來運行,按照他們的規章制度來運行。 [ 2010-03-06 15:48:38 ]
[秦大河]談到氣候變化,它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我們特別談到,它對人類的經濟社會乃至於政治都有深刻的影響。對我們全人類來講,是我們全人類面臨的重大挑戰。中國有13億人口,毫無疑問,責任重大,影響非常深刻。實際上我剛纔說的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講中國涉入氣候變化的科學評估工作和應對氣候變化的政府條約工作由來已久。中國人是最早簽署《京都議定書》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國家之一,而且中國也有非常明確的政策原則,比如說我們在可持續發展框架下應對氣候變化,我們中國政府包括科技界也一致同意,應當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的原則。我們還特別強調,適應氣候變化和減緩氣候變化要並重發展,不能單單強調某一項。比如我們有很好的天氣預報或者氣候預測或者氣候變化的預估,注意我用的是不同的詞匯,對於適應氣候變化作用非常大。鑒於中國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簽署了《聯合國世界氣候變化公約》和《京都議定書》,所以我們認為繼續堅持《氣候變化公約》和《京都議定書》,它應當是應對氣候變化的主渠道。 [ 2010-03-06 15:49:00 ]
[秦大河]氣候變化工作或者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是科學、經濟、政治、國家安全聯系到一起的,科學家提出,比較充足的科學理由,也為氣候變化科學公約提供決策的依據。所以我們還要堅持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 [ 2010-03-06 15:49:20 ]
[秦大河]另外對於中國這個發展中國家來講,我們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剛纔回答問題的徐冠華院士,最近科技部正在發布一個包括十幾個內容的應對氣候變化這樣一個重大項目,顯示了中國在科學技術方面進一步加大研究,以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原則。 [ 2010-03-06 15:50:11 ]
[秦大河]談到其他方面,中國政府也是最早提出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方案的發展中國家,這項工作最近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大家知道,去年胡主席、溫總理都提出了中國的二氧化碳減排,要在2005年的基礎上,到2020年自主減排40%到45%等等。中國在這個五年計劃提出,單位GDP能耗減少20%的計劃正在落實之中,有望獲得成功,這顯示出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重視科學,重視應對氣候變化,不僅為我們13億人口的子孫後代負責,也為全人類負責。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我認為中國的政策還是非常積極的。我先回答這麼多,謝謝大家。 [ 2010-03-06 15:51:05 ]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