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三、2010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和措施
——進一步提高宏觀調控水平,努力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把握好政策實施的力度、節奏、重點。保持適度的財政赤字和發債規模,建議今年全國財政赤字規模10500億元,赤字率與去年基本持平,控制在3%以內。繼續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防范財政、金融風險。進一步擴大消費需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加快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完善促進消費的各項政策措施。促進合理的住房消費。發展服務消費。優化消費環境。保持合理的投資規模,優化投資結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其中,建設與改造投資增長21%,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18%。切實抓好政府投資項目建設。積極擴大民間投資。加強和改進投資管理。穩定糧油等重要商品的市場供應和價格。搞好經濟運行調節。
——加快產業優化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促進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大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繼續推進重點產業的調整振興。壓縮和疏導過剩產能,加快淘汰落後產能。促進服務業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增加值達16.15萬億元,增長8.7%,服務業就業比重達到34.8%。抓好重要通道和關鍵樞紐建設,提高交通運輸綜合效能。積極支持中小企業特別是小企業發展。
——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增強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基礎。抓好主要農產品生產。繼續嚴格保護耕地,加強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建設,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優化品種結構,著力提高糧食單產和品質。2010年,力爭糧食產量穩定在5億噸水平;棉花、油料、糖料產量分別達到670萬噸、3150萬噸、12500萬噸,增長4.7%、1.6%和2.5%。努力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繼續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積極推進城鎮化。加快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發展,放寬中小城市和城鎮戶籍限制,推動有條件的城市允許有穩定職業和收入的農民工及其子女轉為城鎮戶口並納入城鎮公共服務體系,改善農民工就業、居住、就醫等基本生活條件,解決好農民工子女就學問題。
——認真落實促進區域發展的各項規劃和政策,增強區域發展的協調性。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紮實推進中部崛起。積極支持東部地區率先發展。加強區域合作。紮實做好東中部地區對西部困難地區的對口支援工作。加快推進主體功能區建設。
——抓好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強化目標責任和監督檢查。完善相關政策、標准。加快重點工程建設。繼續推進十大重點節能工程,新增8000萬噸標准煤的節能能力。加強建築節能。全面實施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研究制定落實到2020年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行動目標的政策措施。繼續實施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建設和宣傳教育。繼續推動應對氣候變化國際談判進程,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
——加快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和活力。深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穩步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環保收費改革。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健全有利於農業農村發展的體制機制。加快財稅體制改革步伐。繼續推進金融體制改革。深化投資體制改革。
——更加注重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穩定發展開放型經濟。促進對外貿易穩步回昇。提高利用外資水平。支持和規范企業對外投資合作。今年力爭實現對外直接投資增長15.5%。
——加強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優先發展教育。發布實施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年,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80%,普通高校計劃招收本專科生657萬人,研究生53.4萬人。加強公共醫療衛生工作。加強住房保障。2010年,擬新增保障性住房300萬套,各類棚戶區改造280萬戶,農村危房改造120萬戶,游牧民定居6萬戶。大力加強文化建設。重視發展老齡事業,切實保障婦女和未成年人權益,關心和支持殘疾人事業。繼續抓好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工作,今年9月底前基本完成主要任務。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