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政府工作報告中描繪的民生新圖景讓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倍感振奮。連日來,他們積極為破解上學難、看病難、就業難、安居難等民生難題建言獻策。
『上好學』怎樣實現?
『可以說,政府工作報告把大家關注的重要教育問題都提出來了,抓住了此前發布的教育發展改革規劃綱要公開征求意見稿中迫切需要先行先試和優先推進的工作。』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朱永新說。
在教育經費投入方面,全國政協委員方兆本建議,應制定教育投入與財政稅收同步增長的機制,特別是進一步增加對西部、邊疆和農村的教育投入。
在解決擇校問題上,全國人大代表、東北師范大學校長史寧中認為,擇校的核心問題不是辦學條件,而是師資問題。『如果優秀老師足夠多,絕大部分學校師資力量足夠強大,也就不會有那麼大的擇校壓力了。』
『如何吸引高素質人纔進入教師隊伍?如何讓教師具有尊嚴和信心?如何幫助教師更好地成長?如何讓榜樣教師更多湧現?這些都是我們應該關注的問題。』朱永新說。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代表特別關注農民工子女上學問題。他說:『對於孩子上學,不能有任何歧視。這需要政府解決。』
看病何時不再難?
全國人大代表曹書傑指出,我國綜合實力雖然大大提昇,但人口眾多、地區發展不平衡、衛生基礎設施薄弱等客觀因素依然存在,這些都給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帶來許多困難。
『恢復公立醫院的公益性是切實解決老百姓就醫難的重要方式。』她建議,公立醫院改革應發揮大醫院平抑價格的作用,同時要發揮基層醫院滿足老百姓最基本醫療需求的作用。
全國政協委員張澍指出,目前以醫生和設備為主的醫療資源配置不均衡,社區、鄉村及邊遠地區缺乏人纔和設施,優質資源過多地集中在大城市和大型醫療機構,患者不信任社區醫院。建議利用現有醫院分級系統,規劃醫院建設,出臺相應醫保政策,鼓勵百姓接受社區醫療,小病不出社區,大病重病不出地區。
『解決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行好壞是關鍵。』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衛生廳副廳長王正榮說,『應加大中央財政對西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經費投入,提高西部地區醫療衛生人纔待遇來吸引和留住人纔。』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