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08年,『豬肉質量安全可追溯系統』在津城的推行引起了很多消費者的興趣,也讓消費者對於餐桌食品安全有了更大的信任。當時預計在2008年年底,全市將有10個超市及肉品專賣店實現可視化查詢。如今,兩年過去了,記者調查發現,這種追溯系統的運行情況並不樂觀。

新聞回放
『今後,如果您對購買的豬肉質量有疑問,只需將豬肉外包裝上的一維條碼在超市或專賣店中的查詢系統上輕輕一掃,就能知道這頭豬來自哪個養殖場、吃過哪些飼料、用過什麼藥以及免疫、檢疫等情況。這就是即將在本市推廣使用的「豬肉質量安全可追溯系統」,該系統聯網後將實現豬肉產品從養殖場到餐桌的全程管理和追溯。』
2008年,天津市在全國率先推出『豬肉質量安全可追溯系統』。根據系統設計,如果消費者對自己所購買的豬肉質量不放心,只需將粘貼在外包裝上的一維條碼在讀碼器上輕輕一掃,便可知道生豬是哪家養殖場飼養的,在哪個屠宰廠加工,飼養時是否生過病、曾用過什麼藥,生豬的養殖信息、屠宰信息、產品加工信息、銷售信息都可了如指掌。
按照『豬肉質量安全可追溯系統』的操作流程,在小豬出生後不久,就要為它們戴上一個圓形的二維耳標作為『身份證』,隨後養殖、屠宰等各個環節中的信息都會一一錄入到耳標中。出廠前,二維耳標中的信息被轉換成一維條碼,懸掛在白條豬上。白條豬到達超市後,按照分割的具體需要,通過特殊設備,復制成相同的多個條碼,粘貼在豬肉的外包裝上。消費者可以用條碼槍在該條碼上進行掃描,查詢設備的屏幕上隨即顯示出這頭豬20位數字的『身份證』號碼,然後按照觸摸屏上的提示,就可查詢到這頭豬的各類信息。懸掛在生鮮肉櫃臺上面的大屏幕也會顯示出觸摸屏上的各種信息。通過這樣的程序,保證了每塊豬肉都能與條碼一一對應。
現狀
超市裡的機器壞了一個多月
『我買了一塊肉,想查詢一下相關信息,可就是查不出來。』消費者王女士表示,原來這個超市賣的豬肉能在查詢機上查到相關信息,感覺讓人挺放心的,但最近卻發現不能查了。
『這個查詢系統之前挺受消費者歡迎的,可是已經壞了一個多月了,每天都有消費者問這臺查詢機為什麼不能用。』面對記者的疑問,易買得時代奧城店一位負責生鮮肉的銷售人員表示,機器是春節前被一個小孩弄壞的,到現在還沒修好。
消費者所說的那臺『可追溯查詢機』靜靜地站在生鮮肉櫃臺的對面。記者拿起一塊包裝好的豬肉,詢問這位銷售人員是否還有其他方式可以對這塊肉進行溯源查詢,比如手機短信或上網查詢。『剛開始有一陣子可以,後來就不行了。』記者將包裝上唯一的條碼串號通過手機進行查詢,但收到的回復是『您輸入的標簽條碼序號122×××××××895格式不正確』。
原因1
能查的有效信息太少 消費者不買賬
據了解,在『可追溯系統』推行初期,本市在兩家養殖場、3個屠宰廠以及兩個超市進行測試和示范,預計在2008年年底全市將有10個超市及肉品專賣店實現可視化查詢。然而,兩年過去,目前本市『可追溯查詢機』的數量仍然維持在推行之初的兩臺上。
記者調查發現,這套查詢系統沒有大范圍推廣開,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這套查詢系統提供的有效信息還不多。『這套系統挺好,通過網上或者超市查詢,能讓消費者吃著放心,現在人們越來越重視食品安全問題,希望其他的農產品也能查詢就好了。』一直關注食品安全的消費者張先生說,『可是這個系統的有效信息還是少了點,沒有當時宣傳得那麼詳細。』
記者打開『豬肉質量安全可追溯系統』頁面,輸入了一個2009年的查詢號後,頁面出現了『養殖信息』『屠宰信息』『銷售信息』三部分。其中,『養殖信息』包括的『養殖場』『飼料事件』『獸藥事件』『免疫事件』等四項內容均沒有任何信息顯示,能夠查到的有效信息只有屠宰時間、是否檢疫合格,以及屠宰場名稱。
中國農科院畜牧研究所畜牧信息中心主任熊本海博士表示,『豬肉質量安全可追溯系統』的作用主要是滿足政府監管和市民的知情權。通過系統平臺,可以查出發病豬的用藥情況,所用藥物是否屬於國家規定范圍,在用藥後是否有停藥期,以及所用飼料、獸藥的品種等。『但是,這些信息目前還不能做到完全透明化。』熊博士無奈地表示,有些信息,比如豬生病了用過藥,如果將這樣的信息輸入系統,就會給消費者造成一種誤解,即使獸藥使用量在國家規定范圍之內,並且也度過了停藥期,但對於大多數消費者來說,還是會有所顧慮。因此,目前消費者查詢的結果,主要是豬肉的來源以及最後檢驗的結果是否合格。
原因2
後續經費監管跟不上 企業不買賬
『目前天津,對於可追溯系統的技術已經很成熟了,缺乏的是產業鏈的銜接。』對於可追溯系統,熊博士表示,在示范階段時,所有示范點都必須錄入信息,有嚴格的監管制度及監管人員去管理,也有一定的財政撥款,因此進展非常順利。但當課題結束後,監管力度就不那麼大了,而且也不再享受財政撥款,那麼對於可追溯系統來說,執行下去的難度就非常大。因為這畢竟是一個以公益性為目的的項目。
目前不只是天津,在全國甚至世界上都存在這樣的問題。平臺搭建好了,在示范期間,很多信息都錄入了,但後續沒有政策或經費跟不上,那麼很可能就會停了。目前,溯源查詢系統就面臨這樣的問題。
天津寶迪肉類銷售有限公司負責人李鵬表示,為了保證自己企業產品的質量,『可追溯系統』會繼續做下去,但由於資金達不到,擴大范圍很難。李先生說,項目示范過程中,企業不需要負擔費用,溯源工作可以非常順利地進行。今年示范項目結題,今後再做這項工作就需要企業資金負擔了,對於實力強的企業,繼續從事這個工作沒有問題,但如果實力不強的企業,很可能就會停止操作。每個掃描機器至少需要幾萬塊,如果全市的大小超市、自己產品的專賣店都安裝這樣的機器,那麼每年就要上百萬的投資,這對於任何企業來講,負擔是可想而知的。
『像冷鮮肉這種產品,如何把我們企業優質安全的產品與市場上的劣質產品區分開,還是要靠信息追溯系統。』該公司市場部的負責人表示,雖然有三種方式可以對肉進行追溯,但是都不如掃描儀方便快捷。雖然很想為市民提供最便捷的查詢平臺,將可追溯系統在賣場終端以及社區專賣店進行普及,但這個工程投資相當大,僅靠一個企業承擔確實有些重。『網上查詢必須是你付款買到之後,否則查詢後再買,肉很可能就賣出去了;手機查詢也僅限於移動用戶。』該負責人無奈地表示。(見習記者 白璐 文/攝)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