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清華大學建築與城市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人居環境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吳良鏞。
『讓生活更美好,應當成為城市發展的方向。』著名建築學與城市規劃專家吳良鏞先生接受中新社專訪,對即將召開的2010年上海世博會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和願望。
讓生活更美好應成城市發展方向
身為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和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的吳良鏞先生認為,把『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作為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主題是非常好的,因為『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既是廣大人民的願望,也是城市發展的必然方向。』
城市在人類發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久前,吳良鏞先生曾在上海世博會官方網站上發表署名文章,認為城市發展的方向可以從中國古代的《清明上河圖》中獲得啟示,倡導城市發展的生活文化導向,而不是促進技術的無止境擴張。
但就城市發展的現狀來看,吳良鏞先生表示出擔心:城市裡的環境污染、交通擁堵、各種輻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都會給城市生活帶來負面影響,人們在城市裡的生活並不一定日益美好。
吳良鏞先生認為,『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做起來並不容易,但作為一個口號和主題、一個奮斗目標和行動指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中國館造型很獨特
從水晶宮開始,歷屆世博會都會產生一些引領潮流的建築。吳良鏞先生從建築史的角度分析,相信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也將會有一些優秀的建築脫穎而出。
中國館的設計布展曾征求過吳良鏞先生的意見。吳先生認為,中國館的位置非常重要,從設計圖來看,中國館的造型很獨特,給人很深的印象。
吳良鏞先生曾在公開場合批評,國際上一股『東倒西歪』的建築風吹到中國,中國簡直成了『外國建築師的試驗場』,一些在西方出現在書本、雜志或展覽會上的畸形建築卻在中國的大城市裡真正蓋了起來。
基於此,吳良鏞先生認為,上海世博會向全球華人征集中國館建築設計方案,集聚華人設計師的智慧打造中國館,展現『城市發展中的中華智慧』,這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吳先生風趣地說:『這說明我們中國人正在慢慢聰明起來。』
一定要去上海看看世博會
吳良鏞先生曾參觀過1970年的大阪世博會和2000年的德國漢諾威世博會。對於上海世博會,他更充滿期待。
已經88歲高齡的吳良鏞先生告訴記者:『去上海世博會目前已經列入我的計劃。如果身體狀況允許,一定要去上海世博會看看。』
吳先生目前身體良好,思維清晰、精神矍鑠,仍然堅持工作。他表示,作為人類文明的盛會,2010年世博會在中國舉行是中國人的驕傲。他說,『最想去看看中國館。』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