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報在日前連續刊登了《網上職介『警惕』暗礁》、《『黑職介』鑽空求職網站》等文章,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有讀者給本報記者打來電話,講述了自己在塘沽一家高檔小區內的『黑職介』被騙的經歷。記者根據讀者提供的情況,在『58同城』網站上找到了這個自稱『天津就業安置服務中心』的所有招聘信息,根據網頁上顯示的『135*****234』的聯系電話聯系到了自稱經理的『王小姐』。
王小姐稱中心是勞動局所屬的正規人纔中心,給各大企業提供代理招聘,只要交360元的勞務費,即可由她帶著去廠子裡體檢。於是,記者決定去看看這個『黑職介』是怎麼忽悠求職者找工作的。
暗訪
藏身高檔小區單元內『別有洞天』
這家『黑職介』『硬件』挺唬人
3月12日上午,按照約定好的時間,記者來到塘沽洋貨市場附近的銀行。記者再次撥通電話,一個自稱王先生的年輕人告訴記者他馬上過來接記者去中心面談。約摸過了5分鍾,一個20歲左右的年輕男子來到記者面前。記者跟著這個王姓年輕人來到了一個名為『安邦藝景』的小區。
進到小區一號樓,記者隨男子乘電梯來到404室。門一開,這個外表與普通民宅無異的單元裡面『別有洞天』。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印著『濱海新區500強龍頭企業』的宣傳牌子,在牌子上還印有勞動保障監察的徽章。單元內房間的門上還有『經理室』『辦公室』『財務室』等標牌,讓人們覺得這是一家非常正規的職業介紹中心。
王姓男子推開『經理室』的大門,裡面坐著的就是與記者通過話的自稱經理的『王小姐』。
『想找什麼工作啊?』王小姐開口問道。
『有沒有適合我做的工作。』記者試探著問道。
『操作工你肯定乾不了,有家具涂料工,你做嗎?』
『沒做過。有沒有質檢員類的工作呢?』
『目前沒有。現在工作不好找,每個企業的人都招得差不多了。』
『不是都說民工荒嗎?企業想招人都招不到。』記者問。
『那是南方,咱們北方人太多。現在開發區的企業很多都已經不要人了,尤其是男性,都招滿了。你要想找工作,我得給你好好跟人說說。』
『能成嗎?』
『你交360元的勞務費,我給你介紹工作,直接帶你到廠子裡去面試體檢。如果不成,我退你300元,但是60塊錢的報名費是不退的。』
『那我要是第一次沒成,你們就退錢給我?』
『你沒成,我們還可以給你再介紹,直到你成功就業。你放心,我們是有資質的勞務派遣公司。』
『那好,我再想想。你要是有適合我的工作給我打電話,我再來。』記者說。
『你要不先交下錢,我有信兒了聯系你。』王小姐說。
在交談過程中,記者只看到一個倚牆放著的寫著『恆鑫偉業勞務服務有限公司』的企業營業執照,執照被一個包擋著,經營內容以及法人的字樣都看不到。在房間內記者並沒有看到由人力資源部門頒發的《職業介紹許可證》。
暗訪
記者二度喬裝臥底執法行動兵分三路
想溜沒門兒『破門』端點兒
本市從昨天開始清理整頓人纔市場秩序,打黑的首戰就鎖定了記者曾經暗訪過的『黑職介』。
昨天上午10點,記者再次跟隨市勞動保障監察總隊、工商、公安等部門組成的聯合執法隊來到位於塘沽洋貨市場附近的安邦藝景小區。
執法人員和一名記者裝作找工作的人再次打通了王小姐的電話,那個自稱王先生的年輕人再次出來接頭。為了確保此次『打黑行動』萬無一失,此次行動兵分三路。記者和一名同行先行來到404室外守候。其他的執法人員密切關注王姓男子和假裝找工作的工作人員見面,然後緊隨其後。也許是王姓男子感覺到了不對勁,雖然帶著喬裝求職的人來到了四樓,可是並沒有進404室,而是將執法人員和記者帶到了一戶民宅,還假裝叫門。在執法人員和記者等待開門時,王姓男子迅速撤回,准備將開著的404室大門關上。就在這時,守候已久的記者和迅速趕來的執法人員一個箭步衝上前去將門推開。
『收費360元,介紹工作包成。』單元內『黑職介』的工作人員還在對著電話忽悠著其他求職者。這時,執法人員亮明身份,剛纔還特別暴躁的王姓男子這纔傻了眼。
昔日自稱經理的王小姐這次自稱只是一個打工仔。此時在經理室裡是一個自稱來自河北滄州的田姓男子,他也說自己是打工仔,不是營業執照上寫的法人。經執法人員調查,該職介沒有勞動部門頒發的執業許可證,根本就不具備職業介紹機構的資格。而且,該機構只是在工商部門辦了一個有關勞動派遣經營范圍的營業執照,根本不可以進行職業介紹。
經調查,沒有任何企業授權該機構招聘員工,所收的勞務費也沒有按照物價部門的要求執行,只是隨意定價。這是一個典型的『黑職介』。
至於為什麼要收360元的勞務費,田的說法是在塘沽的其他職介都是這樣收費的,所以也就隨大流了。執法人員沒收了兩本收費的票據和營業執照,並當場開具了詢問調查書,要求該田姓男子轉告法人按規定時間到市勞動保障監察總隊接受詢問調查。
回訪
『黑職介』一條街
假信息『忽悠』人
去年記者曾隨執法部門到向陽市場黑中介經營密集點進行清理。時隔一年,昨天執法部門再次來到這裡。
這裡曾經的『黑職介』,如今門臉都改成了房屋中介、通訊器材店。執法人員告訴記者,這些房屋中介其實只不過是幌子。執法人員對一家正在營業的『黑職介』進行了檢查,經營者辯稱只做房屋中介並不介紹工作。可在上次的暗訪中,該中介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只要交300元介紹費保進廠。執法人員依法拆除了其懸掛的招工廣告牌,並告誡經營者不得再進行非法的職業介紹活動。
隨後,執法人員又對市場內正在營業的幾家黑中介進行了取締。市勞動保障監察隊監察員師有兵告訴記者,『一般求職者的心理都是看哪家中介門口貼的信息多,就認為哪家好。這些信息基本上都是假的,求職者真想找這些好工作,中介會以求職者條件不夠為借口,轉而推薦其他的假工作。』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