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著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四論深入學習貫徹胡錦濤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我們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最終目的是為了讓人民群眾過上更好的日子。』胡錦濤總書記參加全國兩會天津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著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民生即人民的生計。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民生問題的內涵和外延也不斷擴展。民生問題不僅僅是經濟問題,還是重要的政治問題、文化問題、社會問題。去年8月,總書記聽取天津工作情況匯報時,明確提出了『五個下功夫、見成效』的新要求,其中一條就是要『在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上下功夫、見成效』。這次與天津代表一道審議,總書記再次強調,以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著力點,大力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不斷在使人民群眾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取得新成效。殷殷重托中,體現了我們黨堅持群眾利益至上的根本宗旨,飽含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
市九次黨代會以來,天津連續三年實施了三個20項民心工程,把更多的資金用在改善中低收入、特別是困難群眾生活水平上,把更優的公共政策落實到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和精神文化需求上,把更強烈的服務意識彰顯在提昇百姓幸福感上,讓群眾普遍受益、多方面受益、長期受益,凝聚了可貴的民心、民氣和民力。今年的民心工程從立項籌劃階段就充分地匯集民智民意,共征集到6600多條群眾意見,歸納整理出群眾反映相對集中和普遍的22個問題,涵蓋了就業、收入、住房、看病、社會保障等群眾最關心的難題。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加快實施20項民心工程,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發展各項社會事業,讓人民群眾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讓社會更加公平、更加和諧。
以人為本,改善民生,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內容。民生保障的寬度決定了經濟社會發展的高度。從可持續發展的視角看,只有解決好群眾的利益問題,讓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數和經濟發展的指標同步增長,纔能獲得發展的強大動力。這就是總書記所要求的,把發展經濟與改善民生緊密結合起來。總書記在講話中,還就群眾最關心的教育、就業、社保、醫改、住房、穩定、治安等七方面工作,逐一提出重要要求。近一段時間以來,市委連續召開領導乾部會議和常委擴大會,逐項進行了專題部署。我們要按照中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要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繼續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積極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快建立健全住房保障體系,認真落實維護穩定硬任務,大力加強平安天津建設,努力使社會和諧穩定處在全國前列,切實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實際成效取信於民,進一步激發全市上下熱愛天津建設天津、推動天津在更高起點上又好又快發展的澎湃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