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本報『搜攤行動』開始後,在市民中產生很大反響。家住南開區盈江裡的老趙(化名)給本報打來電話,訴說了憋在心裡許久的苦惱:『小區自發市場又吵又難聞,家裡已經兩年沒開窗戶了。』春天一點點走近,津城漸漸變得暖和起來,可老趙家門口每天的腐臭菜葉味道與此起彼伏的叫賣聲,讓他不敢開窗『透氣』,老趙覺得很憋悶。『擺就擺吧,可人走了,總該把自己留下的垃圾收一下吧。』老趙的願望是如此簡單。
窗戶打不開
噪音難忍,臭味咋聞?
老趙家住盈江裡,以前在機關工作,去年退休在家,本以為退休了能睡個好覺,小區裡的自發早市打碎了老趙的美夢,『每天清晨四五點,擺攤的小販就吵嚷著來佔地了。不起床也被吵得睡不著,乾脆養只鳥遛遛吧。』就這樣,老趙給自己買了只黃雀,早市的嘈雜聲成了他的『鬧鍾』,每天清晨,在『鬧鍾』的提醒下,他穿過早市接踵摩肩的人群去遛鳥。
春天到了,天兒變得暖起來,老趙卻不敢開窗『透氣』,『小區裡的自發早市太吵了,打開窗哪受得了。』每天早上7點不到,盈江裡小區的自發早市開始熱鬧起來,老趙家緊挨著『早市』,蔬菜、水果、水產、衣服、土產……600多個流動小攤擺滿盈江裡小區16號樓到20號樓西側過道,叫賣聲此起彼伏,直到中午12點纔能散,『下午五點不到,不少小販又回來了,擺攤的比早晨少不了多少,一直吵到晚上七八點。』晚上9點多,小販都收拾完東西回家了,老趙這一天纔算安寧。
『光是吵還好,小販們丟下的爛菜葉、壞水果的味兒實在難聞。』老趙家的窗戶,已經有快兩年沒怎麼開了,『一打開窗戶,撲鼻而來都是臭味兒。』
汽車開不動
道兒全堵上,除非長翅膀
老趙的兒子上班出門也是頭疼事。『早上想開車出去,只能趁他們攤擺滿前。』老趙說,早市一旦開始,想開車出入小區很難,『把車開出小區就得十幾分鍾。』為此,老趙兒子每天早晨6點不到就得起床,把車開出小區。『想睡個懶覺,只能將汽車停在小區外,可不安全啊。』小區裡有4個汽車可以出入的路口,華寧道上有兩個,另外兩個一個在盈江路上,一個在橫江路上,『早晨7點不到,4個出入口的道兒全被小販們堵住,汽車想在小區裡行駛,除非長了翅膀。』
119進不來
出了事,想跑都擠不出去
老趙每天早晨穿過小區的早市去澄江路遛鳥,『不到20米的路,得走好幾分鍾,過人的地兒也就兩三米。』老趙擔心的是,小販把路堵得這麼嚴,哪天小區發生火災怎麼辦。『119消防車根本別想開進來。』老趙說,前些天對面樓裡一個奶奶生病,需要急救,幾個小伙子硬是把奶奶抬出小區送上救護車。『一旦出點啥事,年輕人還好辦,我這老胳膊老腿的,想跑都擠不出去。』
保安管不了
多說幾句,就挨小販一頓打
『地兒緊俏了,又沒人管,小販們每天為了佔地方你爭我搶的,吵架是經常事,有時還會打起來。』老趙親眼見過小販們為搶地打架,『那次差點動刀子。』老趙記得,前幾年小區是有保安的,不過連續換了幾個人後,再也沒人來這個小區做保安了。『小區裡到處是擺攤的,人走了垃圾也不收,保安不管,我們群眾不樂意,誰願意白拿錢養著人啊,可有的保安多說幾句,動不動就挨頓打,時間長了誰也不願來了。』
房價賣不高
就一樓好賣,能擺攤做買賣
盈江裡小區幾乎每棟居民樓的一樓都有人擺攤,最近不少居民家門口擺起了賣燒紙的小攤。『我們小區擺攤都形成氛圍了,有的居民貪錢,就在自己家門口賣點東西。』老趙說,小區但凡有點本事的居民都想辦法搬家了,只有像他這樣的『老弱病殘』還在小區混著。『有的居民把一樓的住房租給人擺攤,自己搬別處住去了,落個「眼不見心不煩」。』老趙說自己也想換個地住,可現在房子太貴了,『想再買個房,哪那麼容易啊!』
自打小區有了自發市場,老趙就想著把房子折騰出去,在二手房市場登記過,也有人來看過房,可一看這小區的環境,看房人最後都搖搖頭走了。『都是自發市場鬧的,誰願意買個家門口又髒又吵的房子啊!』老趙打聽到,盈江裡小區的房子就算能賣出去,同樣50多平方米的房子,和毗鄰的澄江路、楚雄道上的房子相比,得少賣兩三萬。『尤其是我們16號樓到20號樓的房子,離中環線不遠,按說地理位置不錯,可每平方米賣到八九千還沒人要。』老趙說,盈江裡小區只有一樓的房子能賣上價,『可以擺攤做買賣。』
居民投訴的結果
剛清完又回來,都快絕望了
老趙說,這兩年居民們沒少通過各種渠道反映。向各媒體反映過多次,『每次反映完都有人過來看,還有人扛著攝像機、照相機這拍那照的,可沒見著有人管。』他們也曾經向街裡反映過社區的情況,可一句『等回音』就成了沒回音。居民們還打過『市長熱線』,也向市容管理部門投訴過,『可都說是「盡快研究解決方案」,沒見著解決。』老趙記得,市場形成這麼多年,綜合執法來清理的次數在一位數,『清理過後,商販們就又回來了,沒用,我們這兒的居民都快絕望了。』
問起老趙的名字,他三緘其口,並一再叮囑不要透露他的個人信息。『我們都是敢怒不敢言啊,擺攤的人這麼多,我家又住小區裡,在哪個樓攤販們都知道,萬一他們知道是我反映的情況,准得報復我。』老趙說小區裡有這種顧慮的居民不止他一個,『不信你去問問小區居民,看哪個敢公開和你說早市的事。』
老趙的願望
擺就擺吧,能不能做做衛生?
老趙說,小區早市的東西的確比市場便宜,雖然有的會缺斤少兩。自己雖然痛恨這些在小區裡擺攤的商販,可還是會去他們那買東西。『可賣完東西走了,總該把垃圾收一收吧。』盈江裡16號樓到20號樓西側的道路是重災區,是小販們擺攤的主要地帶,小區其他道路也沒能幸免,地上的菜葉、壞水果、廢紙隨處可見,風一刮到處飄,還伴隨著陣陣惡臭。『做衛生的掃都掃不過來,我看他們也懶得掃了,倒是借機收了不少廢品來賣。』老趙覺得,人與人之間應該相互包容,『擺攤的家裡條件大部分都不好,也不容易,擺就擺吧,可人走了,總該把自己留下的垃圾收一下吧,不然天越來越熱了,實在是太「味兒」了。』朴實的老趙怯怯地說出他的願望,他只是期待著,家裡的窗戶有一天能打開。
自發市場的『成長』
兩年迅速擴大影響超過正規市場
盈江裡小區的自發市場能有今天的『規模』,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老趙記得,三四年前,小區裡就有擺小攤的,可沒現在這麼多,『幾十個人不到。』那時更多擺攤佔的是小區附近的橫江道、楚雄道和華寧道。『2008年下半年,綜合執法隊對道路查得嚴了,小販們就都跑到小區裡來擺了。』小區裡擺攤賣東西沒人管,『名氣』越來越大,攤位也越聚越多,去年下半年更達到頂峰。『我們這個自發市場可是出了名了,遠近都知道盈江裡小區有個「早市」,又沒人管,不少賣東西的特意從別的區過來「趕場子」。』
今年上半年,盈江裡小區的自發早市已有600多個攤位了,晚高峰賣貨的也有幾百家,而且品種齊全,賣啥的都有。『這不,快清明了,光賣燒紙的就有十幾家。』按照老趙的說法,盈江裡的自發市場已『形成品牌』,風頭超過了毗鄰的正規市場。『不信去正規市場裡看看,沒幾個人在那兒買東西。』幾米遠的『家美橫江路菜市場』,冷冷清清,買菜的人寥寥無幾。實習生於春灃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