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地溝油回收加工作坊老板展示地溝油 |
|
| 武漢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市民代表參觀地溝油回收加工作坊 |
|
| 地溝油回收加工作坊老板展示地溝油 |
在『地溝油回餐桌』問題受到廣泛關注時,昨日,武漢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邀請10餘名武漢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市民代表,參觀了一家地溝油工業加工回收作坊和兩家餐飲單位,之後宣布:自3月17日至今,該市沒有發現一起地溝油流入餐桌的案件。
但是,『零案件』的說法遭到代表、委員和市民代表們的質疑:『是真沒有,還是監管存在漏洞?』
參觀過程中,包括本報在內的中央及省市媒體十多名記者見證了這樣一幕:一位人大代表稱『感覺被忽悠』,拒絕繼續參觀,要求中途下車,但最終被其他代表勸回。
據通報,自3月19日公布24小時舉報投訴電話、有獎征集『地溝油回流餐桌』線索後,截至3月31日,武漢市食品藥監局共接到有關地溝油的舉報180起:其中回收行為77起,不在查處之列;大中小型餐館和攤點疑似使用103起。已調查91起:其中81起經調查排除嫌疑;10起未發現油料來源和票據,需繼續跟蹤調查。目前仍未發現一起餐飲單位使用地溝油的直接證據。
武漢市人大代表李振高、葛文凱、代芙蓉和市政協委員侯立新等人當即提出:僅僅憑借這樣的調查和數據,就認定『武漢沒有地溝油上餐桌』,無法讓人信服。葛文凱說,執法部門靠餐館提供的進貨憑據,來判斷是否使用地溝油,似乎也不嚴謹。
代表們建議,執法部門應該充分計算地溝油回流餐桌的成本空間及可能性,從源頭查處,每個環節不留監管空白。只有這樣,纔能讓老百姓吃上放心油。
武漢市食安辦就何東平教授改口表態
『我們沒有給他施壓』
近期全國關注地溝油流回餐桌,緣起3月17日《中國青年報》的『教授稱我國每年有300萬噸地溝油返回餐桌』的報道。由於報道主角是武漢工業學院的何東平教授,一時間,眾多目光集中到武漢。
3月19日,何教授召開發布會,澄清相關說法。有關媒體又稱『事件披露者因各方壓力而改口』,再次吸引了人們的目光。
昨日的通氣座談會上,武漢市食安辦一位負責人明確表示:作為本地職能部門,沒有給何教授施加過壓力。
據他介紹,3月18日上午,武漢市食安辦召開緊急會議,組成專班了解事態進展情況,並向武漢市政府作《要情報告》,開始實行地溝油要情每日上報制度;當日下午,市食藥局聯系何東平教授,當面請教三個問題:1、關於『我國每年有200萬—300萬噸地溝油返回餐桌』的依據。何東平稱數據來自2009年有關媒體的報道,並非研究數據;2、關於『地溝油毒性是砒霜的100倍』的依據。何東平表示他並未這樣說過;3、『地溝油流回餐桌』的依據。何東平說,多年來他對地溝油進行的檢測研究,都是從地溝油提煉企業取樣,並未對餐桌的食用油采樣,沒有地溝油流回餐桌的有效證據。
代表委員建議取締小作坊引進規模企業
提高地溝油回收加工門檻
昨日上午,十多位武漢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市民代表,在漢口一作坊參觀了地溝油的收集、過濾、粗加工過程。
作坊老板拿出某漆業公司的收購單據,證明經過粗加工的地溝油全部賣給了對方,並未流回餐桌。立即有代表打斷他的話:『你出具的單據不正規,更不能證明你加工的地溝油全部用於工業。』
作坊老板稱,為使地溝油易於分離,加工過程中使用了硫酸。這再次引起代表們的擔心:『粗加工後的殘渣如何處理?會不會危害環境?』
參觀過程中,究竟有沒有地溝油上餐桌的疑問一直困擾著代表們。武漢市人大代表李振高說,他曾在江岸區後湖鄉的小餐館親眼見到並吃過回收加工的地溝油;人大代表陳春英也說,她曾在青山區工人村的棚戶區見到有人回收地溝油,對方稱『拿去吃』。她說,盡管沒有證據證明這些地溝油上了餐桌,但也無法證明它們都進入了工業生產環節。
多位代表、委員建議,既然用地溝油生產生物柴油等在技術上可行,執法部門就應該從源頭加以規范,對回收、粗加工、流向等環節嚴格監控。由於小作坊污染周邊環境、廢渣流向不明、且靠老板的良心來保證地溝油的去向,應當予以取締,引進規模企業做大地溝油回收加工利用產業,讓各個環節更透明,更便於監管。
國內尚無地溝油檢測標准
潲水油是地溝油嗎?何處能檢測地溝油……昨日,武漢市食安辦就市民關心的問題進行了答疑。
地溝油包含『潲水油』
據介紹,地溝油主要包括兩類:一類是從餐飲單位的地溝中打撈出油膩漂浮物、經過簡單加工提煉出的油脂,俗稱『地溝油』;另一類是將餐飲單位的潲水經過簡單加工分離出的油脂,俗稱『潲水油』。一些餐飲單位將反復使用過的油賣給小攤點重新使用,不算地溝油。
回收利潤一年數億元
地溝油是制造生物柴油、工業潤滑油、油漆、肥皂等工業產品的好原料。目前,武漢市年產『潲水油』約18.4萬噸,年產『地溝油』約8.7萬噸,分別按8%、48%的出油率,可分別得到化工原料約1.47萬噸、4.18萬噸;按目前的汽、柴油價格,價值分別約為1.2億元、3.1億元,市場前景廣闊。
目前無處檢測地溝油
據介紹,目前國內尚無地溝油的檢測標准,也沒有有效的檢測方法。即使查獲地溝油,如何認定也將成為困擾執法部門的難題。
去年4月、6月,武漢市開展食用油抽檢305個批次,按照食用油標准檢測了酸價、過氧化值和氯化納三項,結果全部顯示為陰性,抽檢合格率100%。
武漢將出臺餐廚垃圾管理辦法
擬建三座加工廠,年內至少建一座
武漢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羅彬昨日透露,武漢市正在加緊制訂餐廚垃圾管理辦法,從源頭加強管理,防止地溝油流回餐桌。
據介紹,該辦法由城管部門牽頭起草,借鑒了外地較成熟的管理經驗,草稿正在討論中。另外,為規范地溝油的回收再利用,武漢市計劃建三座加工企業,年內至少建成一座。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