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29日,天津市人體器官捐獻委員會正式成立,將對全市的人體器官捐獻工作統一管理。本市首批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也將在接受專業培訓後上崗。本市作為國家確立的首批試點城市之一,將建立人體器官捐獻體系,推進器官捐獻與移植法制化、規范化。
人體器官捐獻委員會成立後,全市的人體器官捐獻者信息都將匯總到設在市紅十字會的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登記到人體器官捐獻者資料庫和受者資料庫,科學組織器官的捐獻、獲取與分配。
市紅十字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市民可以向所在區縣或社區紅十字會書面提出自願申請人體器官捐獻登記,也可直接到市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進行捐獻登記。此外,本市還將在醫大總醫院、一中心醫院、醫大二院、三中心、四中心、五中心、人民醫院、天津醫院、環湖醫院9家醫院建立登記站,接受報名諮詢。
天津市紅十字會現已開通熱線『27306997、23365193』和網站『www.cods.net.cn』,接受市民報名諮詢。捐獻的器官由市人體器官捐獻專家組根據中國人體器官分配原則進行分配,天津市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將對器官捐獻和移植的過程進行見證。
市紅十字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人體器官捐獻以自願、無償為原則,特指下列兩種情況: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公民通過書面自願申請器官捐獻登記,並且沒有撤銷其登記,待其身故後進行器官捐獻;公民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獻其器官,待其身故後,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以書面形式共同表示同意的器官捐獻。
器官捐獻的范圍包括細胞捐獻,角膜、骨骼、皮膚等組織捐獻,心髒、肺髒、肝髒、腎髒等器官捐獻和遺體捐獻。其中細胞捐獻、組織捐獻、器官捐獻為保證器官的功能與活性,必須在幾小時之內盡快移植到接收者體內並恢復血液供應。
鏈接
每年上百萬人等待移植
人體器官移植對於終末期器官功能衰竭患者來說,是挽救生命、提高生活質量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中國的人體器官移植開始於上世紀60年代,最近十幾年得到迅猛發展。目前,中國的年器官移植數量位居世界第二,其種類和成功率也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已開展腎、肝、心、胰腺、肺、甲狀旁腺、腎上腺、骨髓、角膜、小腸等多種器官和組織移植。
中國每年有100萬至150萬人需要器官移植,但每年僅能實施手術1.3萬例,即只有1%左右的患者可獲得正常手術治療。(記者張靜)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