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紀委等四部門6月25日聯合下發了《關於對黨政機關舉辦慶典、研討會、論壇活動開展清理摸底的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認真開展清理摸底工作,減少過多過濫的慶典、研討會、論壇活動,為建立健全控制和規范慶典、研討會、論壇活動的長效機制奠定基礎,進一步促進黨風政風建設。(詳見本報昨日2版報道)
近年來,多種形式的慶典、研討會、論壇活動,對於促進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弘揚先進文化、維護社會和諧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是,慶典、研討會、論壇活動的過多過濫,耗費了大量人力財力,助長了不良風氣。
動輒就搞慶典、研討會、論壇,甚至一出場就冠以『中國××節』『中國××展』『中國××公祭』『中國××會』,大多都是掛著招商引資的名頭,搞一些大忽悠。慶典過後,水過地皮乾,除了給某些官員抹上幾絲政績外,市民似乎沒有得到什麼。
例如某地曾轟轟烈烈地搞『菊花節』,組織者怕冷場,利用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基層必須承攬幾個攤位,且與崗位目標考核掛鉤。如此舉辦,每年都賠了很多錢,國帑白花花地流走。『菊花節』本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但最後無疾而終,根本原因就在於功利心太重,既想撈政績,又想創品牌,更要拉項目,結果竹籃打水一場空。
很多地方為辦『慶典』生拉硬套。比如說,今年10月22日是理學大師朱熹誕辰880周年紀念日,這引得兩省四地??福建的尤溪縣、建陽市、武夷山市及江西婺源市——以『朱熹故裡』為名,各自傾注地區和省域之力,匯聚總量超過40億元的資本項目,以作『壽禮』。出手可謂大方,氣魄可謂宏大。只不過,這40億元要是用於民生福祉,不知道能為百姓辦多少好事!
動輒就搞慶典、辦展會,『底氣』十足的背後,正折射了一些地方領導空虛的執政理念。或許,在他們眼裡,再也沒有什麼,能比搞花裡胡哨的『慶典』更能引人注目、更快累積政績。動輒就慶典是一種病,中紀委等四部門『減少過多過濫慶典研討論壇』的『通知』正當其時,正好可以為他們『療傷』。(王文武)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