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發展黨內民主一定要講究科學步驟,要像登臺階一樣逐級而上,先從基層起步,然後向中、高層發展。如果操之過急,則欲速而不達。』
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當前,發展黨內民主必須大力推進黨內基層民主建設。這是因為,只有加強了黨內基層民主建設,纔能把黨內民主實際化、細致化、普及化,纔能廣泛凝聚廣大黨員和基層黨組織的意願和主張,充分調動和發揮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從而使黨的生命得到鮮活的體現。
黨內民主需從基層做起
政黨的組織層級,大多分為上層、中層和基層三個層級,中國共產黨也是如此。但國外一些政黨比較側重於構建上層及中層組織機構,基層組織比較薄弱、松散。中國共產黨則十分重視基層黨組織建設,歷來強調工作重心下沈,深入基層,善於在基層精耕細作,發展黨員,壯大隊伍。因此,實行並充分發展黨內民主,一定要大力推進黨內基層民主建設,從基層黨組織和基層黨員做起。
一旦離開了基層黨員和基層黨組織,黨內民主只是徒有其表,變成毫無意義的空談。基層民主建設好了,全黨的民主化進程纔能出現一個健康、有序發展的嶄新局面。
黨內基層民主還是發展黨內民主的起點。因歷史和現實條件限制,我們缺乏如何搞好黨內民主的經驗,推進黨內民主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因此,現在要發展黨內民主,必須耐心沈穩,循序漸進,切忌心急氣躁,冒失激進。發展黨內民主一定要講究科學步驟,要像登臺階一樣逐級而上,先從基層起步,然後向中、高層發展。反之,如果操之過急,則欲速而不達。
黨內民主和人民民主的雙重動力
中國是一個經濟文化相對落後和缺乏民主傳統的國家,中國共產黨成為執政黨之後,不但面臨著政黨本身推進黨內民主的任務,也面臨著人民民主基礎脆弱的現實。為此,中國共產黨要同時承擔起發展黨內民主和人民民主的雙重任務。
在發展黨內民主和人民民主的相互關系上,首先在黨內實行民主,通過黨內民主推動和帶動人民民主的發展,實行黨內民主和人民民主的互動,是一條切實可行之路。因為黨的組織和黨員有先進性,在黨內先開展民主建設相對比較順暢、易出成效。而發展黨內民主,則要首先進行黨內基層民主建設。
黨內基層民主建設具有撬動黨內民主的作用,主要表現為黨內基層民主對於黨內中、上層民主所具有的輻射作用。截至2009年底,中國共產黨有基層組織379.2萬個,之上還有黨的各級地方委員會3226個。無疑,首先把黨內基層民主建設搞好了,就會對這些中、上層黨組織的黨內民主起到促進作用。
黨內基層民主建設具有撬動人民民主的作用,主要表現為黨內基層民主對於人民民主所具有的示范作用。中國共產黨要以尊重黨員的主體地位,來推動並實現尊重人民主體地位;以保障黨員民主權利來推動並實現保障人民民主權利。如果執政黨的基層黨內民主沒有搞好,就會影響到基層人民民主的健康發展;或者說假使執政黨的基層黨內民主並沒有得到真正的發展,也會造成對基層人民民主的阻礙和傷害。
黨內基層民主要注重制度創新
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論在指出生產力和經濟基礎決定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的同時,十分強調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對於生產力和經濟基礎的反作用,這種反作用主要就是上層建築通過制度改革和創新,適應和推動生產力和經濟基礎的發展。鄧小平曾經深刻地說,制度不好,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制度好了,壞人無法任意橫行。當代西方新制度主義與歷史唯物論不謀而合,強調路徑依賴、制度變遷,通過制度改革和創新,達到變革目的和成效。大力推進黨內基層民主建設,也要走黨內基層民主制度的創新和實踐之路。
當前,大力推進黨內基層民主建設要進行8項黨內基層民主制度的創新和實踐:一是貫徹和落實基層黨組織的黨務公開制度。二是貫徹和落實基層黨內情況反映制度,包括黨員個人向黨組織的思想匯報和情況反映、黨內思想傾向的反映、各項工作落實情況的匯報反映、黨內作風方面的情況反映等。三是實行基層黨組織重大事項的民主討論,關涉基層黨內的重大事務,不但必須由領導班子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討論決定,而且必須事先征求全體黨員的意見,進行民主討論。四是貫徹和落實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的直接選舉。五是貫徹和落實基層黨組織定期工作報告制度,主要實行基層黨組織定期工作報告制度,建立健全地方黨委常委會向全委會負責和報告工作的制度。六是貫徹和落實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民主測評制度。七是貫徹和落實基層黨的代表大會常任制和代表任期制,縣(市、區)這一級應普遍實行黨代表大會常任制和黨的代表大會代表任期制。八是貫徹和落實黨的代表大會代表提案制度以及代表提議的處理和回復制度,這有利於擴大黨代表在決策中的民主權利。
(作者是國家行政學院科研部主任、教授)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