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07年底,劉運艷依托當地的冬棗種植優勢,投資50多萬元建設了『綠建冬棗種植專業合作社』,當時,大港正在開展農村經紀人培訓工程,劉運艷覺得這是一個學習的好機會,可以彌補自己在法律、營銷、信息技術等方面的不足,便報名參加了當時還叫做農村勞動力『351』工程(用3年時間通過5項工程培訓100萬農民)的培訓。一年下來,劉運艷和其他1038名大港農民一同取得了農村經紀人的國家初級資格認證,同時也掌握了作為一個經紀人所需的合同、財務會計、法律等基本知識。2008年,劉運艷又運用在初級培訓中所學到的農產品信息采集、檢索與發布知識建立了自己的冬棗合作社網站,將產供銷等信息放到網上,讓感興趣的客商可以通過網站了解信息。而今,劉運艷近四成的訂單都受益於這個網站,網站為她帶來了不少經濟效益。合作社現在正在和當地的綠生源公司共同進行冬棗下游棗汁、棗酒等產品的開發,而嘗到了甜頭的劉運艷更打算在中級培訓後爭當高級經紀人,做一個真正的『商務農民』。
劉慶鋼是太平鎮的一名養豬專業戶,參加完農村經紀人的培訓後,他在日常的交易中樹立了合同意識,從而強化了對自身權益的保護。同樣獲得初級經紀人資質的紀根友是沙井子三村的村委會主任,在他的參與和指導下,村裡的冬棗種植園加入了旅游觀光元素,變成了采摘園。
據介紹,大港自2005年啟動農村經紀人培訓工程以來,已經有來自全部73個行政村的1039名農民取得了初級職業資格認證,今年開始的中級經紀人培訓,又從這1039名初級經紀人中選取433名,明年再從獲得中級認證的農民中篩選180人進行高級經紀人培訓,整個培訓將在2011年結束。在培養方向和課程設置方面,經紀人的培訓從中級開始更加注重農民在商務技能方面的提昇,除新增了農產品貿易實務、包裝儲運、布局流通等科目外,還有商務禮儀等農民進行談判或農產品交易時所需的實用技能。
據了解,今年開始的433名中級經紀人培訓是作為由大港農委和科委共同開展的農民素質提高工程的一部分,也是大港2010年的20項惠民實事之一。(記者程瀚)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