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曾在《今晚副刊》寫過《與大師對話》一文,就吳冠中先生《凹凸》一畫談過感想。6月26日驚聞吳先生於前一天辭世,心中不勝痛惜,再借《今晚副刊》為先生送行。
吳先生的生命真的消逝了嗎?我說,不朽的生命有永遠行走的力量,而無論走了多遠,前方總還是一條無盡的地平線。這無盡頭的路,無邊際的地平線,是吳冠中先生繪畫藝術的欣賞者,一代又一代,綿延不絕。
吳先生被公認為一代藝術大師,大在何處?大在他給中國的繪畫藝術貢獻了一種新的風格、新的意境、新的美感。我這裡說『一種』是統而言之,它其實意味著『多樣』和『一系列』。
中國的水墨畫我們幾乎天天看到,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的觀感是『似曾相識』。『似曾相識』,成為『傳統』,也成為困境。
吳先生的成就正在於突破了這『困境』。
觀吳先生畫作,我們總有新鮮感、新奇感、新的愉悅感,或者引發我們若乾的聯想與思索。
為什麼會這樣?
原來,吳先生並不是只把自己關在屋子裡『造景』、『造形』,而是四處寫生,隨處觀察,在寫生和觀察的基礎上,發現、取捨、選擇、提煉,精心構思而創造而創作,滲透著他獨特的審美趣味和思想感情。
初時,我視吳先生為『唯美主義』,看多了他的畫,觀點改變,認定他是寫實主義、現實主義兼具浪漫主義。
吳先生的畫似以風景、風俗題材居多,但如果注意到他近些年的《野草(魯迅)》、《凹凸》、《天裂》、《夜宴越千年》等等作品引起人們何樣的探究、思考,誰又能說這不是大題材、不是他對大社會的關注呢?
吳先生不是『一招鮮,吃遍天』的藝匠,而是不斷創新的真正的藝術大師。辭世,是他精神生命、藝術生命的新的起程、新的遠行。他讓人們從他的畫作裡認識他。人們真的從歷史的天平、歲月的天平上,纔能了解和理解一個完整的吳冠中。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