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自從迷上藏書後,經常到各處淘書。尤為偏愛的是古舊線裝書。十幾年下來,搜集到的也有200多部。可是,這些書中,有不少是缺冊短頁、破舊殘損的書。對待這些書該怎麼辦,我想不外乎三種方法:丟棄處理、擱置不理、修復補齊。
丟棄處理,不捨得。因為缺冊想配齊,殘缺仍有殘缺美,至少讓我知道這部書原來是這個樣子的。擱置不理也不行,因為放心不下,既然買下這些書,總不能不聞不問吧。那麼,只有下決心把缺冊的書配齊,把殘損的書修復。
配書,還好辦些,只要多跑些路,多留些心,持之以恆,總會有所收獲。果然,在我的不懈努力下,奇跡般地配齊了十部書(《千家詩》、道光版《康熙字典》、《閱微草堂筆記》、《聊齋志異評注圖詠》、《鏡花緣》、《金玉緣》、《施公案》、《彭公案》、《白話尺牘》、《金陵殘照記》)。
修書,就不那麼簡單了。據聞,全國古籍修復專業人員不足100人,而國家和地方圖書館所藏需修復的古籍很多,這些專業人員修復需1000年纔能修完。顯然,請專業人員代修,這條路走不通。因為專業人員無暇顧及修復個人藏書,即使肯修,費用也相當高。再說了,我所藏殘損書的版本價值不是很高,修復要求較低,不一定非要『修舊如舊』,只要『修後能看』即可。我下定決心,自己修復自己的書!我買來了有關古籍修復方面的技術參考書,一邊學習,一邊准備。在初步了解掌握了古籍修復知識後,又准備了修書所需要的必要工具材料,於是一場『修復殘書』的攻堅戰打響了。
我按照《古籍修復技藝》一書提供的方法,調制好專用糨糊,選好比較適用的紙張,按照工序拆書、補缺、敲書、噴濕、壓平、補字、裝訂一步步做下去。修書的過程是個繁雜的過程,不僅需要一定的技藝,更需要的是耐心。當一張張殘書修復好之後,我心中舒服極了。當把它們重新裝訂成冊的時候,我心中充滿了成就感。當一冊冊修好的書裝在自制的封套裡,整整齊齊地擺放在我面前時,注視著它們,撫摸著它們,就像是自己的兒女誕生了一樣,心中充滿了快樂和自豪。我那些殘破的舊書獲得了新生!此後,無論是誰,都可以去翻動它、閱讀它,它會重現昔日風采,給人們帶來歡快的文化享受!
讓我胡謅幾句打油詩,作為這篇『我與藏書征文』的結束語吧:
枯燥繁雜不畏難,樂此不疲亦安然,
今日修得金身在,他時比古仿聖賢。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