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俄羅斯報紙網7月5日報道新總統科莫羅夫斯基和總理圖斯克所屬的公民綱領黨可以不看反對派的眼色行事了。這會使自由派有更多的機會,但也使他們在今後的議會選舉中易被攻破。
首先,不能把責任推給任何人。其次,在波蘭,選民不喜歡壟斷,他們有意無意地努力通過自己的選票來制衡政權。
圖斯克的黨獲勝屬情理之中。在波蘭,民族主義、保守主義情緒最嚴重的時候是本世紀頭10年的中期。當時華沙幾乎實現了所有目標,這是社會主義制度失敗後整個國家政策的內容:實行改革,加入北約和歐盟。
波蘭一度出現了真空———再也沒有什麼明確的任務,而像波蘭這樣具有超凡能力的民族又不會滿足於在舒適的俱樂部裡平靜地生存。卡欽斯基兄弟執政期間,波蘭與歐盟摩擦不斷(波蘭希望有更大的影響力),與鄰國關系惡化(與俄羅斯和德國的關系),最重要的是,在清除總也洗不清的共產主義污點的口號下沒完沒了地在國內進行清理。
科莫羅夫斯基獲得了勝利,這意味著,政府將更堅決地推行經濟改革,這是刺激經濟增長和發展所需要的,同時繼續奉行圖斯克上任後摸索到的務實外交路線。
另俄羅斯《觀點報》7月5日報道卡欽斯基是很強硬的政治家,特別是對俄羅斯和歐盟,因此,西歐對科莫羅夫斯基的勝利感到高興。柏林和布魯塞爾搶先祝賀。德國外長稱投票結果是『強大的親歐洲信號』。俄羅斯也在等待變革。國家杜馬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康斯坦丁·科薩切夫堅信,隨著科莫羅夫斯基的上臺,俄波關系會得到改善。
新總統和圖斯克一樣,將使波蘭更加親近歐盟,在國內將努力避免重新出現去年那種蕭條局面。
不過,卡欽斯基的大選結果使他的法律和公正黨在下次議會選舉中有了『很大的資本』。他本人仍將是波蘭政壇上的一個積極參與者。《共和國日報》同意這個觀點,它稱卡欽斯基的選舉表現是『政治突破』。
又據法新社華沙7月5日報道卡欽斯基無法接替其已故孿生弟弟出任波蘭總統,但隨著議會選舉臨近,這位堅定的歐洲懷疑論者遠未在政治舞臺出局。
卡欽斯基在4日舉行的總統大選中的表現遠遠好於預期,他獲得了46.99%的選票,其自由派競爭對手科莫羅夫斯基則獲得53.01%的選票。他們會在即將到來的地方和議會選舉中再次進行短兵相接的較量。政治分析人士斯坦尼斯瓦夫·莫采克說,卡欽斯基的法律與公正黨『處於進攻階段』。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