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魯菜十大飯莊中的登瀛樓傳名最久,飯莊的名字取自《史記·秦始皇本記》中的『海中有三神山,名為蓬萊、方丈、瀛洲,仙人居之』之句,並有李白『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的詩意。
1913年,登瀛樓創辦於天津南市建物街華樓旁,於1924年遷址到附近的東興大街,1931年又在法租界葛公使路(現濱江道)開設了分號,生意更為興隆。登瀛樓的經營特色可用制度嚴格、考核精細、重視質量、服務過硬來概括,其菜品在山東風味的基礎上不斷吸收各家之長,積極聽取顧客意見,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登瀛樓的菜品中不僅有名貴的一品官燕、黃燜魚翅,也有燒肉條、炒辣豆等大眾菜。另外的奶湯鮑魚菜花更加鮮美,十分叫絕,魯菜同行無出其右。
在登瀛樓,從經理到服務員對待顧客的態度皆可謂無微不至。登瀛樓要求服務員上崗前必須衣冠整潔,就連袖口也要乾淨。要笑臉待客,言語乖巧,靈活應變。上菜要雙手奉上,與客人講話講究恭敬,要站在桌面一尺以外的地方,切勿太近。介紹菜品時要揣摩顧客心理,如果是請客,要多介紹時鮮菜品;如果是山東客人就要多報家鄉口味。餐後,還有根據桌面剩菜和碗碟位置來判斷食客的滿意度,以不斷提高服務。
登瀛樓對於重要客人的口味也了如指掌,比如教育家張伯苓吃飯口味重,書法家華世奎習慣口味淡,以及一些熟客用餐速度的快慢等,他們都會精心照顧到。再有,如果客人臨時想吃一些店中不具備的小吃,經理也會安排服務員到附近去買。一直以來,天津人對登瀛樓好評如潮,對魯菜情有獨鍾。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