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如果每一個黨員都有授權者觀念,黨組織的領導者都有代理人觀念,那麼就將大大有利於黨內平等的實現,從而更好實現黨內民主。』
黨內民主特別是黨內基層民主近些年發展很快,民主探索的內容也越來越深入,越來越系統,懂得用實踐來回答黨的民主執政當中所面臨的許多重大的問題和挑戰。但在實踐中也存在許多問題,歸結起來都是由於缺乏民主生長的社會和政治土壤所產生的對民主的不適應癥。
基層民主的一些問題實際上也正是整體民主所面臨的問題。基層民主包括黨內基層民主的意義,正在於它能夠為民主培育相應的社會和政治土壤。也就是通過長期基層民主生活實踐的訓練,逐漸使人們習慣用民主的方式去表達利益,用民主的方式參與政治生活,用民主的方式解決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各種問題等。這樣,經過一個長時期的醞釀,纔能為整體民主的發展創造根本性的條件。
黨內民主以黨員平等為前提
黨內基層民主要很好地實現,一個重要條件,就是黨內平等。這是發展黨內基層民主必然要面對的問題,也是黨內民主和整體民主生長和發展的土壤。
首先,民主的前提是人們在政治上和法律上的平等,但是黨內有個人和組織的關系、下級與上級的關系,在這些關系中該如何講民主,講什麼樣的民主呢?
黨的各級領導機關,都是按照代議制的原則和方式,選舉產生。在各級組織經過選舉產生的過程中,作為選舉人的黨員和作為被選舉人的黨員應該是完全平等的。選舉過程完成之後,當選的黨員走上各級領導崗位,成為被賦予一定的責任和權力的黨員,他們和曾經選舉過他們的廣大普通黨員之間,也應該是平等的。黨內民主的存在,正是以黨員在政治上一律平等的原則為前提的。
其次,黨員原則上的一律平等與個人服從組織、下級服從上級,這些集中制的原則之間是什麼關系呢?
從集中制的角度來說,個人與組織之間、下級與上級之間是領導與服從的關系。但是,服從組織的只是該組織中的每一個黨員的個人,而不是該組織黨員的整體。作為該組織黨員的整體,是大於和高於同級組織的,因為正是它的授權纔產生了同級黨組織。黨員整體存在的形式是全體黨員會,或黨代表大會。當召開全體黨員會或黨員代表大會的時候,起作用的只有一種規則,即少數服從多數的規則,這就體現了黨內的民主。
此外,在大會的閉會期間,個人雖然要服從組織、下級要服從上級,但擔任領導工作的黨員和作為被領導者的黨員也是平等的。因此每一個普通黨員都有權對每一級的黨的領導反映自己的意見。而作為平等的另一方的各級黨的領導人,也就有義務聽取每一個黨員的意見。這是黨內民主的又一種形式。
還有一種黨內民主的形式就是黨的各級委員會內部的民主。在黨委會內部,一般黨委委員和常委之間,委員和書記之間都是平等的。因此在黨委會或常委會的決策中,根據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每一個人都有平等的一票。在這裡,任何人都沒有權力將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
所以,發展基層黨內民主,一個重要問題是如何使各級領導乾部自覺尊重黨員權利,而普通黨員則需要不斷加強權利意識,只有這樣,纔能為實現黨內平等創造條件,從而為黨內民主的發展創造條件。
在黨內大力轉變『權力觀』
要切實推進黨內平等,以發展黨內基層民主,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呢?
首先,在黨內要大力轉變對權力的觀念,要按照權力本質來認識它。各級黨組織權力的來源,是黨員的委托。因此,領導者手中的權力與他們個人並沒有必然的聯系。如果每一個黨員都能有明確的授權者的觀念,如果基層黨組織甚至更高層黨組織的領導者都有代理人觀念,那麼就將大大有利於黨內平等的實現,從而更好實現黨內民主。
其次,要大力地轉變『官本位』的觀念。『官本位』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糟粕,它完全不適應現代政治,更與共產黨的性質不相容。『官本位』的本質就是把官員看得高人一等,把官員的權力看成衡量一切的標准。由於傳統文化的熏陶和利益的驅動,一些共產黨員的思想中『官本位』觀念嚴重,正是這種觀念的影響破壞了黨內的政治平等,使黨內民主失去了必要的前提。
為了消除這種觀念,除了進行教育之外,還必須把黨的領導者的產生完全置於平等、普遍、公正的選舉制度的基礎之上,使黨的各級乾部從眼睛向上(對領導負責)轉變為眼睛向下(對選舉他的黨員負責)。
再次,加強有利於黨內平等的制度建設,例如加強對領導乾部使用權力的監督,推行領導乾部的個人信息公開等等。總之,要創造條件使領導乾部切切實實感覺到自己與普通黨員是完全一樣的,沒有也不應該有任何高低貴賤之分。
(作者是北京大學政治發展與政府管理研究所教授)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